第136部分(第1/4 頁)
“好,就聽你的。”
葉悖麻下令紮營。
正在此時,探馬來報:“大將軍,疆砟堡也出兵了,兵臨柔遠寨下。”
“好,好,”葉悖麻大喜道,那一路兵馬出來了,即便慶州有兵力,也要先救柔遠寨,沒有了慶州援兵,更有把握拿下華池鎮。
宋朝在西北不是沒有兵,正如去年詔書裡所說的,河北戰卒三十萬一千,陝西四十五萬九百並義勇,委總管司訓練,毋得冗佔。就這樣,幾個月後又下詔,增派二十營禁兵,分戍邠州、永興軍與河中府。其他兩處與慶州無關,邠州增派的這幾營官兵,讓蔡挺與王巨得了大計。
也就是現在陝西各路的兵力達到了四十六萬多人,當然,其中大半是雜牌兵,然而也不能小視了這些雜牌軍,除了義勇那是鬧著玩的,餘下的保捷與蕃落,戰鬥力皆比禁兵強,就是強人與壯馬組織得當,也不遜色于禁兵。
若是將這些兵力集合起來,僅陝西一路兵馬都勝過了西夏舉國之兵了。
實際也不用多,就是按照章楶的那種說法,敵攻於我甲,我攻於敵乙,這些兵力就發揮作用了。
事實宋朝這種古怪的制度,根本就不可能將這個兵力優勢發揮出來。
若不是大順城擋在烏川古道上,西夏十萬大軍東下,整個慶州會被打成篩子。
但現在看上去同樣很兇險。
七八千名西夏大軍兵出疆砟堡,這一條道雖不及烏川古道,不過能調運一些糧草過來了,某種意義上,將攔在大順城後方的西夏軍隊,荔原堡前的軍隊,正好患連起來。
並且這一路兵馬做得巧妙,來到柔遠寨前,他們看了看,沒有攻打柔遠寨,而是分兵攻打柔遠寨後方的燒屈乞這些蕃人村落。
蔡挺堅壁清野,在堡砦附近的進入堡砦,不在堡砦附近的進入了各大村寨,聯手協保。
這條策略比較英明,除非象趙思順那樣,兩個小村寨到了他們這一寨後,趙思順投降,被逼無奈了,只好跟著投降。婦女小孩子先送到大順城前,進入西夏軍隊中做了人質,餘下丁壯隨著葉悖麻進攻華池鎮。
但這是個例。
餘下各大村寨都在協保,攻肯定能攻下來,但西夏人也要考慮值不值。可偏偏這一支西夏軍隊改變策略,主動進攻屈乞寨,他們有他們的用意,這三寨部分丁壯抽成了強人,也進入了柔遠寨。
現在家鄉有險,這些強人心裡不安靜,這也逼得柔遠寨官員不得不出城與他們作戰。
那麼機會就來了。
當然,葉悖麻與宋吉不會這樣做,相比於柔遠寨前的兵力對比,華池縣兵力更少,即便他們將所有村寨一起殺完了,華池縣官兵也不會得出。
立即起了效果,張玉被迫無奈,準備主動交戰。
就在這時,王巨送來一封信,信上只說了一句話,吾料張總管必派兵夜襲敵營,可否等吾兩日?
張玉拿著信,訝然地問:“王知縣如何料到我會夜襲敵營?”
這未免太神奇了。
第二四八章九屍迎客(二)
張玉這邊王巨並沒有擔心,柔遠寨兵力雖不多,但莫要忘了還有業樂鎮與五交鎮等各砦堡的兵力。然而現在張玉真的不能動手,一是打草驚蛇了,二是一旦有變,葉悖麻這兩萬兵馬趕去匯合,那麼反過來西夏人兵力又佔據優勢。
那邊不頭痛,甚至葉悖麻這兩萬兵馬也不頭痛,頭痛的是金湯城方向的三千兵馬。
“子深兄,兵力多就是好啊。”
“子安,這個很難,”葛少華道。就算王巨以後能擔任一路長官,能調動的不過是一路兵馬,就象現在蔡挺這樣,那又能調動多少兵馬?將強人加到一起,也不過幾萬兵馬,那能象西夏這麼奢侈的用兵?
王巨笑了笑,未必那樣了,以後還真不大好說。
他又盯著地圖上平戎鎮方向,然後說道:“子深兄,你將葉指使喊來吧。”
葛少華一會將葉指使請來。
王巨說道:“現在西夏人從金湯城調來三千兵馬,快要接近平戎鎮,但因為是山路,他們所帶糧草不多,平戎鎮各族百姓主要集結於平戎鎮以及周邊六個大村寨裡。你各派數隊,帶著一些武器過去分別支援,同時對各寨百姓頒發一道命令,凡是能擊殺一名西夏士兵者,獎勵三十匹絹。”
“好。”
“此外你必須力保所有村寨不失。”
“這個有點難。”
“我那邊派了幾十名踏白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