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2/4 頁)
與騎術不用擔心。但問題還有,第一個這些蕃落軍多是党項人,記仇,相互之間不團結。如何將他們擰到一起將是一個問題。其次蕃落軍待遇比較低,所以對宋朝不是很忠誠,想要他們忠誠,必須提高待遇,這樣,那些壯馬才能心甘情願被王巨編成蕃落騎。
“這個不用急,慢慢來,我們先了解一下當地的情況。”王巨說道。
這次來華池,帶來了李三狗,還帶來李三狗的老妻,與他的兒子李壯。另外就是全二長與陸平了。而且全二長子秋後要回去成親。王巨手中人手有些不夠。
不過也不急,這要到明年,還有一年多時間讓他準備。
全二長與陸平用豔羨的眼神看著李三狗與王巨說話,李三狗扭過頭:“你們兩小子不要用這種眼神盯著我看,好好跟隨王知縣,比做指使強。”
宰相門前七品官,一個指使算什麼。
仇縣尉迅速找好房子,就在半山腰,風景不錯,能看到山後的華池水蜿蜒東去,離縣衙也近,不過就是用水略有點麻煩。
但這個問題不大,王巨又看了看房子,三進三出,還有一個小園子,後面倚著山壁載了許多月季花,象點點繁星一般鑲在片片綠葉上,又有兩株葡萄,綿延到閣樓的欄杆。
“就這間吧,勞煩仇縣尉了。”
“豈敢,”仇縣尉道,可能他心中還有些輕視吧,但表面得給予尊重,畢竟王巨不是武知縣,僅是一個諸科出身,人家乃是根正苗紅。不過這恰恰是王巨的第一個困難。
他是二甲進士,擔任一個小知縣綽綽有餘,可年齡確實太小了,容易被大家輕視。連尊重都沒有,如何辦事?
李三狗婆娘收拾屋子,全二長與陸平四人下去搬行李。
王巨親自提水,給仇縣尉煮茶。都是同僚,也不用擺架子,究竟什麼態度,得以後看了。
仇縣尉說道:“要不要我陪你走一走?”
“稍等一下,我們一道下山吃個便飯。”
幾人隨意吃了一頓,對這個王巨不是很講究,過了那麼多年苦日子了,於是一邊吃飯,一邊還與食客們攀談著,因此給華池百姓留下的第一應象就是很小,長得秀氣,喜清靜,平易近人,隨和。
程勘若聽到這個評價,會氣樂的。
暮色漸漸降臨,王巨帶著李三狗他們回去,在路上說道:“我們明天去荔原堡。”
當真喜清靜哪?不過王巨說這句話時,卻用頗有意味的眼神看著一支商隊拉著貨物,向華池鎮緩緩馳來……
“私貨,”全二長子道。
PS:有的讀者說前面看不懂,解釋一下。因為上本書成績撲,所以懶懶的寫了幾十章才傳給責編審閱,責編為了慎重,讓我改了四五次。這是十幾萬字的修改,不可能每次全部重寫,因此有的重寫,有的刪除,有的複製了前面的文字。所以某些地方略有些脫節。這是事實,但到後面就不會出現這情況了。
其次,我這本書是在真實北宋政治、民生、軍制、科舉、教育、民族、經濟、文化,包括儒學詩詞歌賦,書法工藝,物價武器等上面架空故事。比如濮儀之爭,各個大佬的心態,或者趙曙為什麼用文彥博,諸位將所有資料書與史書翻出來,都找不到完全類似我的分析。如果想看爽,看幼嫩版玄幻版歷史,動不動打臉,我就沒辦法說了。當然,我也儘量努力製造一些爽點。還望各位支援。
第一六〇章錢哪(下)
也不一定是私貨,在荔原堡與平戎鎮依然有不少蕃人生活著,只要有人,就會產生交易。但這支商隊規模很大,七八十輛驢車,私貨的可能性極大。
“就是私貨,我又怎麼辦,要禁私貨,先將朱歡抓起來吧。”
陸平與李三狗同時樂了起來。不但要抓朱歡,連王巨自己也得抓,好歹也做過一回騾子。
“大郎,我不是說私貨,而是說大郎第一天就上任,他們猖獗地將私貨運到華池城,豈不是不給大郎面子。”
“二長子,你不懂,權利不僅是一身官服與一個印符,還要有威信,下面的人誠服配合,政令才能暢通,才能令行,如果下面的人不配合,連衙役都調動不起來,去管誰,去抓誰?”
“知縣說得對,軍中也是如此,如果軍士不服,即便做了上級將領,也不能很好地調動軍隊。”李三狗道。
“不用管他們了,我們回去休息吧。”王巨輕描淡寫地說道。
老薛在陝西做得不錯,可是犯了一個小糊塗,回京述職,與一個叫崔令孫的客商爭入驛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