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2/4 頁)
二三一章迷惑
“另外你那一營蕃騎也要拆成兩營了,那樣終不是一個事。”蔡挺說道。
第一確實不是一個事,很尷尬的。第二隻要變成正式蕃騎,是朝廷的官兵,朝廷必須撥出器甲,以及戰馬草料錢,以及兵士薪酬。僅此一項,又會省出許多錢。
最少能將這些錢撥出來,鼓勵起數營官兵能夠認真苦練。
至於朝廷的那個黑窟窿,王巨不會去想,蔡挺更不會去想。
王巨想了一下說:“蔡公,那也行,不過一旦正式組成朝廷的蕃騎軍,可能會有一些蕃兵退出蕃騎,華池縣不能再招蕃騎了,能否容我在安化縣境內各蕃族裡重新招收一批蕃子,將餘下一營蕃騎兵力補齊?”
“行。”
那還說什麼,甚至王巨還巴不得呢。
…………
“子安,看來蔡公雄心不小。”
“是啊,不過雄心是其次,主要慶曆西北戰爭屢戰屢敗,蔡公心中沒有多大底氣。當年好水川一戰,韓公僥倖得到夏竦公的力挺才逃過一劫,但範雍公呢,他保住了延州不失,還是先帝的老師,也被貶到了安州。定川砦之敗,王沿公再三勸阻葛懷敏,葛懷敏不聽,導致慘敗發生,就那樣,王沿公還降知虢州。”
“等等,韓公不是與夏公乃是政敵嗎?”
“子深兄,這更是一筆爛賬,夏公不僅力挺了韓公,還大力保舉了范文正公與龐公。因此那個所謂的君子,子深兄,以後千萬莫當真。”
“這樣我就明白了,韓公運氣好,僥倖得夏公力挺,但蔡公是不可能找到這個夏公了。”
“中的,擊退有功,若是慶州有失,蔡公必然有過。所以蔡公也急。”
“這倒是一件好事,不過動靜太大了,如果西夏秋後不來侵犯,朝廷必然會有大臣彈刻你。”
“動靜不大,也會有人彈刻。但子深兄,你不用擔心,山那邊傳過來訊息了,去年一年西夏風調雨順,若是夏收到來,不遇到連綿陰雨天,又是一個好收成。所以私商交易大。主要就是那邊收成好了,百姓也想從宋人手中換來精美的絲帛,瓷器,以及其他日用品,包括讓他們在冬天裡感到溫暖的燒酒。並且正好朝廷財政困難了,支援有限,就不能向環慶路提供太多的財力與兵力支援。相信西夏人也聽到這則訊息了。所以今年秋後,西夏必然會入侵,並且必然入侵大順城。”
這是王巨的第二關。
入侵了,證明王巨很有遠見,甚至超過了廟堂上的諸多大佬,再將西夏人擊敗,前程無量了。
即便劃到了武臣行列,那也是一方太守。
況且隨著數學書出來,能將王巨往武臣上劃嗎?
就是劃,以後也能在西府撈一個位子吧。
但葛少華還小瞧了王巨的野心,不是西府的位子,王巨想劃的而是一個時代……
“朱管事,這樣,你再將燒酒價格削減三成。”
“那利潤豈不是下降一半?”
“便宜了,買的人就會多,那邊的商人利潤就會多。量上來了,總體利潤只會增加。況且隨著作坊轉移到京兆府,不用擔心糧食,甚至都不需要糧食,京兆府周圍各州縣有許多酒作坊,便宜的劣制高梁酒不知有多少。因此不用擔心酒源,量越多越好。並且這件事若是做得好,同樣有功勞,說不定能為朱李兩家子弟以後撈一個散階官。”
蔡挺開始出手了。
第一手便是公開在環慶二州下達露布文書,囑咐邊境將士與各蕃族不得惹事生非,不得與西夏人發生衝突。
這道露布,朝廷會很喜歡,能不打就不打吧,不打才是最好的。
西夏那邊更喜歡。
葉悖麻從斥候嘴中聽到這條訊息後,立即拍著宋吉的肩膀說道:“宋蔑,你說得不錯啊,宋朝文官多是貪生怕死的大臣。”
第二手蔡挺開始調動軍隊。
將前線,特別是大順城一帶的官兵一起調到後方寧州與邠州,又從兩州將後方的將士調到前線來換防。
葉悖麻得到訊息後,更是大喜地跳起來,兵法最重要的便是天時地利人和。這些宋朝將士久在前線駐紮訓練,對當地的地形十分熟悉。然而這個昏庸的知州打著慈憐前線將士貧苦的旗號,一起換到後方輪休了。
只是讓他感到遺憾的是華池縣數營官兵未動。
看來那幾戰打下來,宋朝官員對那小知縣皆相信了,這才沒有動他手中的兵。
不但如此,這個蔡知州似乎還對華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