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部分(第1/4 頁)
“楊勾使,我已寫了奏章,遞向朝廷,稟明九月九重陽節前全部竣工。正好這段時間等朝廷除書。你還有原職可復,侯知縣本職就是知縣,但我往哪裡復?再說,這次大家都立了功勞,難道朝廷不升遷?最少是一個知州吧。”
王安石將那些人貶成各地知州,有些人覺得屈,但對於他們三人來說,那怕就是一個小州知州,也是好的。
“你這想法太市儈了。”楊蟠道。
“楊勾使,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是夫子說的話。不僅是愛財,愛官也是如此,君子愛官,同樣取之有道。我們是憑功績政績努力去升官的,這才是道。”
“別說了,什麼東西到了你嘴中都變了味。”楊蟠終於讓他逗樂了。
不過他眼中也有些希冀地看著東方的天際,當真不想升官哪?
侯可道:“我倒無所謂,就是拙荊天天念叼我那兩個外甥。”
“程公不是得到朝廷重用了嗎?”王巨裝瘋賣傻地問。
“顥兒是任命了官,頤兒還在教書呢……不過子安,這次進京城後,看在老夫面子上,照拂一下。”
這句話似乎有些奇怪,程顥名聲遠比王巨大多了,不要看大順城之戰,那是軍功,在儒林中未必會有多少人認可。
而且程顥現在官職也比王巨要高。
不過程顥能年年得皇上召見嗎?
在儒林中,大程名氣很大了,但在官場上,王巨才是根紅苗正的。所以侯可才說了這句話,也許不是他的話,而是他的妻子所說的話,託侯可嘴巴講出來了。
“未來的事,誰好說呢,”王巨含糊地說。
但他在心中說,你那兩個外甥,俺可不敢交往。
…………
“苗將軍,王將軍,姚將軍,我將你們喊來是為了一件事。”
“子安請吩咐。”苗授道。
“你們看那些丘陵,”王巨手指著西北一片丘陵地帶說道:“這一片丘陵都是土山,在它東面我建了一個水堰,並且開了一道引水渠到了這片丘陵,這塊荒陵地帶的耕地,我一直沒有分配下去,一是地瘠,二是留下來有大用場的。你們可以找一些苜蓿與蘆葦就近種下去,未來你們看,能不能置三四營保捷騎兵。”
保捷騎兵與蕃落騎兵非是禁騎兵,他們都是常駐兵種,因此首要前提就是有一種養馬的地方。
“但哪裡來的戰馬?”王君萬道。
騎兵好處不用說了,可馬從哪裡來?
“前不久,我接到了一個訊息,朝廷詔書緣邊安撫使王韶招撫裕羅格勒。”
這道詔書是給王韶名份以及擋風避浪的。
實際整件事與朝廷無關,王韶得到了那個不知等級的機宜文字之職後,立即將目標對準了裕羅格勒,漢人名字叫俞龍珂,對準他有好幾個原因,一是他的部族就在古渭城一帶,離秦州近,而且超級大,嵬名山投降宋朝,部帳不過一萬幾千戶,他的部帳是十二萬戶!號稱青唐最大族帳。
其次此人宋朝情結很重,有招降的可能。
因此他孤身帶著幾名隨從來到青唐,找到俞龍珂,漢唐很常見,比如班超,比如王玄策。但在宋朝,也只有王韶了。
換了其他人敢嗎,怎麼開出口啊?小珂同志,投降吧。十之八九準備卡嚓了。
但是小珂十分感動,反而認為王韶很有誠意,兩人抱著妹妹喝著小酒,整聊了一夜,俞龍珂決定內附。
不但內附,他本人還親自進了京城,覲見趙頊。
趙頊喜出望外,一個十二萬帳族人就將他眼睛晃瞎了,立即接見。俞龍珂說道:“臣聽聞包拯是忠臣,請賜臣姓包。”
趙頊立賜包順。
然而馬上新的問題來臨了,王韶有沒有權利這麼做?似乎有,有那四個便宜行事大字呢。但似乎也沒有。因此趙頊稀泥糊塗賜了一個緣邊安撫使之職,又說王韶是奉詔招撫。實際真正有權利的乃是秦州知州孫永,但他沒那能力,相反的,王韶在招撫俞龍珂,秦州反而出了事,因為不重邊防,被西夏人摸到秦州北面的劉溝堡,突然襲擊之下,堡破,守將範願與將士被殺者不計其數。
趙頊一怒之下,用李師中替代了孫永。
這個內幕王巨不會多解釋了,還有時間,王韶將這十二萬人全部消化下去,時間不會短,況且還有李師中與向寶掣肘。
但這個時間不多了,收復河湟戰役打響後,這幾個將領包括一部分保捷軍最好也要送到秦州去。實戰才是最佳的成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