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第1/4 頁)
“什麼事?”
“馬。”
“馬?”
“我接到一個訊息,有部分禁兵私自將他們手中的戰馬便賣。”
“什麼,”王巨臉色立即變了。
第三九三章攻長避短
“我聽說有少數禁兵挑選出良馬,私下裡賣到京城賭馬。”章楶又說道。
這個原因也與錢明逸軟弱有關。
其實韓琦也開始在掉最後一絲人品值了,不過大家不知道,韓琦以前很強勢的,所以韓琦在,禁兵各種不好的現象要少一點。韓琦下,軟弱的錢明逸再來,各種不好的現象又開始發生了。
但王巨卻輕舒了一口氣。
這個馬是軍馬,不可能東營賣到西營,西營賣到南營。
而且因為自己的提議,趙頊有些心灰意冷,這兩年並沒有正式購買戰馬,或者說也在買,還是韓絳那道古怪的命令,三十五貫錢購一匹三等以上的戰馬,上哪兒買去。
因此戰馬最大的來源,還是自己那幾戰的繳獲,以及用燒酒換來的戰馬。總的數量大約持平吧。畢竟其他地方沒有新戰馬補充,許多戰馬死掉或“消失”掉了。
面對這種情況,蔡挺未去渭州前,又與王巨寫信交談。
王巨便出了一個主意,因為軍中也得到一些母馬,特別是新成立的一些保捷騎,以及原來的蕃騎,他們就在環慶路本地,各自分配了一些山澤之地作為營地,邊耕邊牧,那麼可以找來未閹割過的公馬匹配。每得一匹馬駒,只要平安養到兩齡,官府可以用二十貫錢帛購買過來。用此進一步刺激大家養馬,但是變成了蕃兵與保捷兵養馬。
趙頊也同意了。
馬是大問題,牧監養得不好,就要想新辦法。
這也算是新辦法。
實際這時候考功法就能起作用了,一個問責制,將會逼迫官吏用心去養馬。但王安石父子能否執行,王巨不大清楚,就是執行了,怎麼用,王巨更不清楚。
所以這種大環境,也不可能東營賣到西營,一查就查出來了。
但還有去處。
一個就是這個賭馬,京城繁華,有錢人多,都不知道怎麼花了,於是鬥雞鬥蟲,溜狗賭馬,連宋式足球蹴鞠也有人賭了。
然而京城沒有良馬,因此良馬還是來自西北。
這個私賣的數量有限。
王巨最擔心的就是第二條,不僅賭馬,各個大戶人家也需要馬,好馬。比如孫沔,在他手中就有一些馬不見了,不是不見了,到了中原,成了各個大戶人家的牲畜。
賭馬馬的數量有限,但後面這個數量卻是無限,再來一萬匹馬,也象打水漂一樣,前面濺起一朵朵浪花,很快就能消失不見。
“質夫兄,我出人手,我們合作一下,對此事進行調查。”
“子安,你是營田使,負責修渠,我是籤判,皆無權過問。”長安地區有權過問的是知永興軍,永興軍副總管,永興軍都監,永興軍鈐轄,以及駐紮各處的巡檢使,與兩人都無關係。
“質夫兄,軍中養馬乃是我的提議。”王巨說道。
這有兩個前提,第一個前提是錢帛問題。
放在軍中,不代表著省錢,貪汙扣剋也許會好一點,馬死亡率也在下降,然而放在軍中,牧場面積終是有限,因此必須要後方提供大量的糧草雜糧。
實際每年宋朝為了養馬花費很多,比如買馬,一年就要花費一百多萬貫,這僅是買馬數額,還有養馬,養馬同樣需要不菲的錢帛。僅是馬政,一年就得花好幾百萬貫了。
雖然這幾年沒有買馬,因為王巨得到的那些馬全部放在軍中飼養,費用並沒有節約下來。
但也沒有增加,於是大家便沒有再過問。
第二個前提,那就是戰鬥力。
禁軍是沒辦法了,在邊境還能練一練,回到京城,只好交給牧監飼養,然後自己回城中休息。下一站又不知道輪戍到何方。
不過蕃騎與保捷騎,天天與戰馬廝磨在一起,騎術明顯得到提高。
這一條才是王巨所需要的。
而且王巨也說過,標準的騎兵因為久在馬背上,都是羅圈腿。於是趙頊檢閱一下各騎兵營,看看有幾個羅圈腿,結果讓他無語了。
沒騎兵不行的,宋遼戰爭中,幾次漂亮的反擊戰,如滿城之戰,破虜軍之戰,唐河之戰,徐河之戰,宋軍營中都有大量的騎兵。童貫收幽州,兩次慘敗,騎兵在哪兒?
因此王巨真有點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