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第3/4 頁)
次,但用薛仁貴,比用韓範與葛懷敏好吧。
況且薛仁貴的對手與薛訥的對手也不同,薛仁貴的對手乃是論欽陵,這也是一尊戰神,前唐時間,恐怕除了李靖在軍事上略在其人之上,餘下的都不是他對手,要麼李績能勉強與之持平。
不要說薛仁貴與郭待封不和,沒有這件事,論欽陵還能找到薛仁貴大軍中的漏洞,然後將它放大,擊敗薛仁貴,頂多敗得不會那麼慘。
當然,拋開薛仁貴父子,唐朝的軍事制度同樣有各種各樣的缺點,特別是後面的藩鎮制度。
因此王巨又說了一句:“非是無敵之將,質夫兄,你錯解了我的意思。看看這地上。”
章楶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這時已經下午了,慶州街上也冷清下來。
與開封不一樣,慶州仍保留著古老的傳統,早起早睡,一般買賣都在上午交易,到了下午,城中的百姓便少了。
街上很安靜,太陽斜斜地灑到茶樓上,也將王巨的影子拉得很長。
“影子?”
“就是影子,影子始終是我們的一部分,任何人都不能甩掉它,但日中則短,日暮則長,任何制度都是如此,包括軍事制度,漢唐的軍事制度影子要短一點,我朝的軍事制度則如同日暮時的影子,很長很長。”
章楶無言。
在宋朝笑漢唐肯定沒資格的,那不是五十步笑百步,而是五百步笑五十步。
於是他苦澀地呷了一口茶,轉開話題,問:“子安,這次遷徙打算怎麼辦?”
那會很頭痛的。
“剛才孫公說的時候,我就在想。比較麻煩,而且我下了那幾道露布,又派官兵進山剿匪,許多逃戶也返回華池縣了。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遷徙開始,反而讓我頭痛了,荒蕪的村莊與耕地將會變得更少。”
“孫公不當下這條道命令。”
“這道命令下達沒有錯,如果西夏人正式入侵慶州,那就不是幾股來抄掠的軍隊了,可能是數萬,可能是十萬大軍。靠官兵那是不敵的,必須倚仗強人與壯馬。一旦將前線各蕃部撤回到後方,可以堅壁清野,可以從容集結兵馬。命令沒有錯,錯的乃是人。”
只要孫沔還在慶州,李諒祚率領十萬大軍來了,孫沔敢不敢打?
不敢打,這項政令就是擾民之舉。
“再看看吧,不過華池縣也有優勢。華池縣面積雖小,可人口更少。有許多河灘河谷土塬都可以利用,只是以前沒有人去開墾,便成了荒山野嶺。如果派人手修水堰,派人手去修路,派人將泥土翻耕出來,經過一冬的酥凍,那麼明年又會出現大量良田。質夫兄,你說我手中有沒有人?”
“哈哈哈,”章楶大笑。
王巨手中可利用的人不要太多,兩千多名戰俘,還有一部分山匪,以及雜裡寨那些丁壯們。放在大工程上,這點人手不算多,不過放在華池一個小縣,足以能做許多事了。
當然,這中間可能需要一部分錢帛,但不會太多,王巨那個外父與朱家就可以墊付了。
笑完後問:“那樣道路怎麼辦?”
“只好拖到明年再動工了。”
“到了深冬時,那些戰俘你打算如何安排?”
“我已派了人去環州找石炭礦,今年主要是研發,研發後朝廷將嘗試著在華池河畔生產一些新式石炮,頂多明年春末,那些官匠便要返回京城。但那個作坊我不打算將它荒廢了,繼續生產一些鎧甲武器,適度地將華池各營官兵不良鎧甲武器換裝。可那樣,多半與朝廷沒有多大關係,況且朝廷連年災害,也撥不出更多的錢帛,更不會專門撥出錢帛,讓華池縣數營官兵換裝。這個錢帛恐怕又要朱李兩家資助。因此首先就是鐵,其次就是石炭。天冷的時候,我打算讓這些戰俘去挖石炭。”
不殺是不殺,反正甭想有好日子過。
“質夫兄,並且這批戰俘未必能留很長時間。”
“為什麼?”姚兕在邊上問。
有了這些戰俘能做很多事的,就算石炭挖出來的,各部蕃人安排好了,道路也修好了,但華池還有許多事務,比如搬運糧食,進一步修築砦堡,這都得需要大量人手。
“新年開始,西夏也會派使者賀我朝元旦節,他們不討要這些戰俘?”
“他們都是入侵者。”
“姚將軍,政治與軍事不同,他們是入侵者,可是朝廷財政緊張,還不想與西夏人發生大的正面衝突,為了綏靖,最後多半是下詔書,將這些戰俘釋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