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4/4 頁)
組織起來一支強大的騎兵。正是馬政捨本求末了。
“歐陽公的建議也是如此,若是有心於河東牧馬,不如交給百姓飼養,以謀利性質飼養,朝廷就會節約一大批冗費,而且百姓謀利,就會想方設法去養出好馬。”
王巨真以為程勘為了配合歐陽修,置辦的買馬社,也就離開了。
看著王巨離去,程夫人說道:“官人,為什麼不將真相說出來。這個小哥機靈古怪,說不定還會想出更好的辦法。”
“他懂什麼?”程勘道。
“然而他說了兩條卻讓官人深思。”
程勘嘴張了張,終是無言以對。
這個買馬社乃是程勘大計劃中的一部分。
西夏面積也不算小,可物產貧瘠,多是沙漠與戈壁灘,因此許多物資如布匹、茶葉、銅鐵甚至糧食,必須抑仗宋朝。一旦中斷,馬上就會引起危機,例如慶曆宋夏戰爭,在宋朝不值一貫錢的粗絹到了西夏那邊居然暴漲到八貫多錢。
沒藏訛龐侵耕屈野河後,宋朝中斷了和市,特別是薛向主持陝西轉運事務後,又狙擊了青鹽的流通,西夏那邊物價又開始上揚了。
西夏百姓苦逼了,橫山地區的百姓更苦逼。
還有一段歷史,李繼遷得勢,最早就是銀夏宥一些山區利益受損的部族支援,包括支援李繼遷並將女兒嫁給李繼遷的野利部。宋軍大部隊來了,向南河套大沙漠裡逃,撤了再來,活活將宋軍拖得預設他得到銀夏地區。
這部羌人就是橫山羌。
但隨著野利遇乞被殺,連帶著橫山羌在西夏變得地位低下。
心情失落加上貧困,許多橫山羌便對西夏產生了不滿。
因此橫山部將輕泥懷側寫密信給程勘,願意率所部,甚至攏絡一些部族,投奔宋朝,並且與宋軍裡應外合,直取靈夏,建萬世之不朽基業。
程勘得到密信大喜,傻子也知道若是操作得當,也會是一個天大的立功建業機會。
朱歡的買馬也讓程勘產生了想法。
橫山那邊正貧窮著,缺衣少糧,動用一部分糧食,就可以引誘橫山諸部大肆將私馬販賣給宋朝。
但宋朝繼續禁止互市,西夏那邊會有什麼反應?
只要西夏禁止,會有更多的部落產生不滿。
大事可成!
但程勘現在必須面臨著三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就是支援輕泥懷側物資武器,讓輕泥懷側出兵靈夏。那個就不當真了,但會給西夏一些重創,甚至讓橫山各部產生更大的分裂。
第二個選擇便是收留,讓輕泥懷側帶著各部逃到宋朝來,這個容易,就在邊境,若是有可能,輕泥懷側能帶數萬百姓投奔宋朝。橫山羌厲害,得有人,一起逃到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