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第2/4 頁)
至於那些手續,找到了積年的刑名老吏才是看的出來,是偽造的,不過這種偽造根本不是下面這些人能看出來的。
“你我翁婿一個在政,一個為軍,而且俱在高位,已經是和朝廷的常例不合,按照道理說,今年我就要調任他省或者回京,但是突然卻出現了這個事情,朝中有人已經準備拿著這件事情做文章,要我萬劫不復。”
劉順的聲音沒有平常的那種平穩清癯,而是有些沙啞和疲憊,兩年多的順風順水,這樣的事情等於是當頭一棒。江峰在那裡有些疑惑的問道:
“岳父大人在朝中沒有什麼敵對的人吧?”
劉順在朝中的時候無權無勢,那裡會有人鬥他,聽到江峰的問題,劉布政使苦笑一聲,回答說道:
“一省民政之首,這就足夠讓別人來敵對了,何況又是娶了於家的小姐,想不鬥都不行啊!”
說完這句話之後,劉順盯住江峰,言辭懇切的說道:
“賢婿,我知道你常常出奇計,又有點石成金的本領,可否幫我把這缺口補上,若不然,恐怕劉某的前途也就是到此為止了。”
聽到這樣的懇求,一邊心裡面腹誹老丈人是個官迷,一邊卻也是知道雙方現在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難聽點說,已經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了,總得照顧才好,自己從京師開始經營酒樓以來,外面熟悉他得人就覺得他是點石成金,在錢糧得事情上頗為厲害。所以這一次劉順找上自己也可能是這個考慮。
可是二十五萬石的缺口,現在的年景正是糧價飛漲的時候,恐怕沒有三十多萬兩銀子根本無法補齊,再說了,江峰儘管現在是海貿日進斗金,但是手下這麼多人手,而且還是天天操練。
京師和濟南還有幾個需要每月送錢的大佬,手裡也就是剩下五萬兩銀子,雖然說董家的那些
有二十萬兩,但是自己這裡也需要一個準備萬一的底江峰頭疼的不是這裡,而是常平倉糧食之所以少了這麼多,他也脫不開干係。
登州之所以維持的比較好,是因為自己每月已經是用海貿的一半銀子跟各地的糧商籌措糧食,自己的本來就是登州的大地主,少收些地租。其他的地主就算是有心想要幹什麼,被登州營計程車兵拿著刀架在脖子上面,也是老老實實的減租。
江峰本就不是靠著田租吃飯的人,這次之所以這麼大力氣的賑災,卻是另外的考量,衛所可以出五千兵,登州營可以有兩千兵,這些兵丁肯定是不可能都在天津匠戶那裡面招收,要知道上次那一千多名,他們的家眷接下來都是被鐵蛋用這樣那樣的方法,或贖或買都給帶到了登州來。不然傑森霍根提出的西班牙方陣的戰術,長矛和火銃的換裝,那裡會那麼容易的完成的,全靠這些匠戶們的生產才有可能做到,山東產煤產鐵,原料源源不斷的運送過來,對於這些勞務,江峰所作的也是很簡單,按照時間和件數給工錢結算。
這樣的方式已經是激發了老匠戶們的勞作熱情,要知道從前給朝廷做工的時候,工作的好比奴隸不說,而且溫飽都不能維持,現在來到了山東,自家的兒子給指揮使做家丁,每月的餉銀糧米都是不少。現在的日子過的當真是不錯,大家都是實誠人,心裡面都知道這些都是江大人給的,不把活計做好那還有良心嗎,何況還有錢拿。
兵源不能集中在一個地方,招兵也不是很簡單的事情,不管是給軍戶補充人丁,還是招募新兵,都需要很繁瑣的手續,而且兵部和都督府對於除了九邊之外的補充兵丁態度,都是除非萬不得已,否則不會補充。
此時的民眾戀鄉戀土,輕易不會離開自己生活的土地,這樣也給招募兵丁帶來了很大的不方便,所以這次流民湧入登州,江峰把自己產業裡面的荒地大批的開放,用來招募流民。這些人既然成為了江峰的佃戶。將來自然就是好兵源。
登州萊州是山東比較窮苦的地方,土地貧瘠,平時的江峰手下的兵丁佃戶,勉強能夠保持糧食夠用,但是稍微有個風吹草動的話,就會出現斷糧的尷尬情況,當兵吃糧,若是無糧也不要談什麼成軍了,何況江峰收攏手下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夠吃飽,萬一出現吃不飽的情況。
恐怕最起碼也是軍心不穩,所以出現災年之後,江峰拿出海貿賺得的銀兩大肆的購買糧食,其實用從前的存糧和減租加上賑濟,登州已經是可以足夠的度過災年,不過江峰和劉十二卻知道。
若是平時貿然的大肆購買遠遠超過正常數量的糧食,肯定是被各路的有心人盯上,惹來禍患,但是此時山東各地缺糧,即便是大批的購買,也可以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