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部分(第3/4 頁)
作用,咱們直沽城內的糧草無礙咦,還有從扶桑運過來的糧草、甚至比南方運過來的糧草還便宜幾分,咱們在直沽城的時間越長,卻是對他大元朝越發不利啊。”
“直沽城開放不到一個月,收攏北方百姓超過萬人,當然進出直沽城的百姓更多,老夫相信,咱們大宋的仁義已經在北方傳開,他日攻擊大都,舉手讚賞的人肯定會比反對的人要多,他忽必烈再想徵召百姓,恐怕不容易了。”
張貴唯有苦笑,這一連串他認為應該做的事情,卻被李庭芝認為是天人之作,是天授的神仙,他能告訴李庭芝,這些想法只不過是很普通的主意罷了。
“只是,老夫不認為陳大舉在草原的殺戮會更好,老夫始終認為仁義比殺戮要好。”李庭芝有些疑惑自言自語說道。
但張貴卻不吭聲,眾將見張貴不吭聲,鑑於李庭芝在軍中的威信,自然也不敢吭聲,但吳澄雖是均州軍之人,但這小子向來不把自己當均州軍看待,見李庭芝一口仁義,忍不住說道:“大人,在下有不同之意。”
“《左傳?成公四年》:‘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吳澄是大宋有數的大才子,說話自然一套接著一套:“草原民族生活與我漢人有所不同,他們不事生產,靠天吃飯,若遇天災,他們就活不下去。”
“若遇天災,草原民族便會南下,這已成為他們的慣性、成為他們的思想,彷彿認為我們南方,只不過是他們飼養的另一群牛羊,只要有所需,就用屠刀去取。漢人之恨,又豈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完?”
“再說,蒙古人殘暴、兇狠、好鬥、茹毛飲血甚比野獸,蒙古人既然不曾把咱們漢人當成族類,我等為何非要抱著這仁義之心呢?”
“老夫也不是這個意思。”李庭芝說完,卻是不知道該如何解釋,李庭芝到底也是大宋的文人,儒者,仁義的想法早已深入他的腦髓,如今能夠低頭反省,也算得上是異類了。。。。
第二百二十八章一路向北(28)
第二百二十八章一路向北(28)
“將軍,蒙古兵又攻上來了。”一名鬚髮張揚的老將,帶有一絲顧慮和疑惑,舉目遠望,無數的蒙古兵,祈禱長生天的祝福,迎著宋軍的弩箭、爆炸的火藥、燃燒的火油、無盡的殺戮漂浮在天空,彷彿慘烈的地獄。
“師勇,”張世傑看著臉色激動、眼神堅定的老將,心中有些好奇,問道:“我說你怎麼就要死纏爛打跟過來啊?這可是十死無生的殺戮,定然是一等一的惡戰,你在常州可是立了大功,也該是休息了。”
“這等好事怎麼缺少我?”劉師勇笑了笑,再看那英勇赴死的蒙古兵,也覺得有點難以置信,但卻是轉移了張世傑的問題,指著那些奮死衝鋒的蒙古騎兵,好奇說道:“這些都是天下一等一的精銳、一等一的精銳騎兵,老張你說元將是不是昏了頭?竟然拿這等精兵用來攻城?”
“昨天死了三千人、前天死了四千人,今天看樣子至少也要死好幾千人了。”張世傑嘆了一口氣,道:“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至今我們傷亡不也是達到了五千人,甚至還要多,畢竟這些宋軍少經惡戰,能夠打成這樣已經很了不起了,若是我軍人少,西安城不就是已經完了?”
“蒙古兵之所以拼命攻城,老夫認為對方有可能還不知道我軍五萬大軍已經進西安城?”說話的卻是邊居誼,他在常州也算是立了功,和劉師勇也有過配合,而且配合得還不錯,所以張世傑徵求老部下劉師勇的意見,邊居誼自然也不肯放過。
邊居誼也是多年的老將,而且和張貴、呂武等均州軍將領也有配合,又在均州軍修習,所以邊居誼的到來給張世傑帶來了意外,這固守西安城原來是最愚蠢不過的打算,但文漳又豈是一個容易相處的人,在御前萬戶帶塔兒和玉速帖木兒大軍還沒有到達西安前便已經撤出西安城,而代替他們的卻是張世傑的援兵。
張世傑的援兵來得非常快,別看中原如今還是大元朝的領土,但實際上大軍早已被抽空,百姓更是大量流失,死得死傷得傷,安西路一旦開戰,人早已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張世傑的援兵沿水路直接到達襄樊,然後出兵樊城,直撲商州,然後到達西安,在水師的接應下,行軍速度甚至比騎兵還要快,竟然到現在對方還沒有發現城內已經換了主人。
“元將是御前侍衛帶塔兒和玉速帖木兒,”張世傑翻了翻手中的資料,卻是皺了皺眉頭,有點擔憂說道:“這帶塔兒也就罷了,年紀大了,思量也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但這玉速帖木兒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