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頁)
車裡等著了。
易楚跟吳壯打過招呼上了車,車裡除了吳嫂子跟她七歲的兒子吳全外,還有個十四五歲穿大紅色棉襖的女孩。
吳嫂子笑著介紹,“是我三妹,叫柳葉,上午進城的,我留她住兩天,正好一道去見見世面。”
吳嫂子孃家在宛平縣,坐牛車差不多要兩個時辰才能到。
柳葉跟吳嫂子長得很像,小鼻子小眼小嘴巴很秀氣,性情也靦腆,臉上帶著羞怯的笑容,眼神躲閃著不敢正眼看人,說話聲音很小,帶著宛平口音,一看就是不常出門的。
易楚立刻明白吳嫂子為什麼要叫著她跟易齊一起去燈會了。
吳大嬸生了兩男一女,前頭兩個都已成親,家中還剩下一個小兒子。她總不能讓小兒子跟柳葉一道出門。
說白了,就是讓她倆陪著柳葉。
不過這也沒什麼不好的,別說吳大嬸對易家很照顧,就是多認識個同齡的女孩子也沒什麼壞處。
易楚溫和地衝柳葉笑笑,介紹了易齊跟自己。
牛車不大,坐著五個人滿滿當當的,尤其吳全正是淘氣的時候,上竄下跳一點兒不閒著,又往易楚她們身上蹭,蹭得裙子上沾了土。
吳嫂子氣得呵斥他,柳葉卻護得緊,“全哥兒還小。”
“小什麼,已經七歲了,我七歲的時候都上山打豬草了,哪像他這麼皮。”
易楚也笑,“長大就好了,皮孩子結實而且聰明,我瞧著倒比那些老實到木訥的更惹人疼。”
吳嫂子深以為然。
一路說說笑笑,路途也就變得短了。
牛車穿過澄清坊往北,易楚想起來威遠侯府就在附近,也不知杜俏身子好了沒有,林乾會不會帶她出來看花燈。
想到杜俏,不免又想起辛大人,都十幾天沒見到他了。
這陣子京都發生那麼多事,他必定是忙得不可開交,恐怕也沒工夫出來閒逛。
正想著,耳邊突然出來吳全的驚呼,“看,快看,星星掉下來了。”
易楚撩起窗簾,正巧一支菸花在空中炸開,無數星芒如瀑布般散落,美輪美奐。
吳壯將牛車趕到街旁停下,“前頭就是燈市,牛車過不去,你們下來走走吧?”
吳全首當其衝地跳下去,撒腿就跑。
吳壯一把拽住他,“爹留在這裡看著牛車,你跟娘和姨姨進去,記著不許亂跑,否則娘找不到你就不管你了,待會我們坐車回去,你就跟拍花的走吧。”
小孩子都怕拍花的,吳全也不例外,乖巧地牽住吳嫂子的手。
吳壯又跟幾人解釋一遍,“這是雙碾衚衕,我就在這裡等,你們長點眼神別讓小偷偷了荷包,也別走散了。”又拜託易楚,“全哥兒太皮,柳葉人生地不熟的,麻煩你多照顧。”
易楚笑著答應,“大哥放心,我們總歸到哪兒都一起,丟不了。”
吳嫂子跟柳葉一人牽著吳全一隻手走在前面,易楚拉著易齊跟在後面,五人小心翼翼地擠過人群,入眼就是座三層高的璀璨燈樓。
燈樓兩側掛著各式各樣的花燈,有素絹做的連珠燈、綃紗糊的八角燈,還有桑皮紙做的兔子燈、南瓜燈,易楚看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吳全掙脫柳葉的手,指著空中叫,“娘,你看,猴子會動。”
易楚隨著望過去,卻是做成猴子模樣的走馬燈。
沒過一會兒,吳全又叫,“仙女在飛”,是嫦娥奔月的走馬燈,嫦娥的衣衫是用綃紗做的,隨風舞動,宛如仙女下凡。
這等熱鬧景象,別說吳全,就連易楚都忍不住地讚歎,也不知那些工匠是如何做出這麼精巧的花燈來的?
一路走過去,各式花燈美不勝收,一家攤子捱著一家攤子,路上的行人也是摩肩擦踵,不過大都是年輕人。
有攜手觀燈的小夫妻,女人看中了花燈,男人就樂顛顛地跑過去買回來,讓妻子提著。
也有一家三口來的,孩子坐在父親肩頭,一邊看燈一邊啃著糖葫蘆。
吳全也吵著要糖葫蘆。
吳嫂子只好牽著他的手去買,正好旁邊還有賣豆汁賣餛飩的。索性大家都坐下來,易楚喝了碗豆汁,吳嫂子跟柳葉分吃了一碗餛飩,易齊則喝了碗山楂水。
還有賣油炸豬耳朵的,易楚又買了一小包,用油紙仔細包了準備帶回去給父親吃。
休息片刻,再往前走,有幾個圍滿了人的猜燈謎的攤子。攤子上掛著數十盞花燈,個頭都不大,卻做得精緻,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