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4/4 頁)
。大秦帝國學院只是為這個目標打基礎的開始。你們是朕開創這宏圖不可缺少的大人物。進了學院,你們就是先生,是師長。在學院之中不存在皇權,只有平等的關係。這是朕願意給你們的特權。”胡亥沉聲說道。
此時包括李可和耿直在內的九人,甚至陳平都一躬身,抱拳施禮。胡亥所說的帝國學院簡直就是凡間的仙境,在那裡面可以不問世事。
胡亥說完這些,把目光轉向張良,說道:“子房先生,你是故韓國的貴族,自家享受了韓國數代的俸祿,所謂食君之祿,當報君恩,不外如是乎。朕敬佩你的忠義,也佩服你的學問。只因韓是大秦所滅,恐你還是無法接受作為大秦的臣子,朕給你個機會,給故國一個了斷,如何?”
張良本以為必死無疑,自覺對得起故國,內心無憾。可聽到胡亥的話,不禁抬起頭來。
“蝶翠,把朕的龍袍拿來。”胡亥吩咐道。
蝶翠在屏風後面應了一聲,不過片刻就拿了一件黑底繡龍的皇袍出來。兩條金色的蟠龍在黑底襯托之下,張牙舞爪,彷彿要撕裂布帛,衝出來一般。
胡亥手撫著龍袍,望著張良說道:“這件龍袍是朕的朝服,穿的最多。今日朕願意效仿趙襄子豫讓故事,準你擊刺龍袍,也算是你給故國一個交代。”
對張良,胡亥是敬重的。他對歷史上的張良評價很高,認為他是中國道家的典範。屬於少年遊歷,中年濟世,晚年身退的典範。張良的生活模式,是許多中國人嚮往而達不到的。對於這樣一個歷史名人,胡亥舍不多摧殘。他不同於劉邦項羽,這二人天生反骨,若不除掉,始終是大秦的一個禍患。但是張良不一樣,他畢竟是士人學子。
“什麼?”張良顯然被胡亥的舉動震驚了。自從始皇帝一統天下之後,造了皇帝這個名號,那就是天之下第一人,地位尊崇,不容褻瀆。可如今眼前這個小皇帝竟然要效法趙襄子豫讓故事,把龍袍讓自己擊刺。
事情雖然是效法趙襄子,可意義卻是不一樣。當年的趙襄子不過是一方諸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