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向了許文東:“參加人員都已經到齊了吧?”
許文東看了一下籤到名單,轉頭對著徐賁點了點頭:“科學院的人員都已經到齊。”
看著徐賁示意會議開始,許文東拿起面前的資料,清了清嗓子說道:“各位同事,今天的會議主要內容是總結科學院一年來的技術成果,興業機械從原來不足兩百人,佔地幾畝的小公司,擴充套件到現在的三萬七千人,佔地面積8平方公里的綜合性集團公司,可以說是目前中國最大的集研發,製造為一體綜合性集團公司。”
“平時,大家限於保密制度,不允許私下進行相關專案的交流,現在我就給大家通報一下,各個下屬公司,專案組的進度,也好讓大家心裡有底,如同你們每個人所研究的一樣,這些技術當中任何一項,拿出去放到那些列強的國家,都屬於極端機密的概念。呵呵,關於機密的概念我就不說了,保密制度大家都知道。”
“首先我們要感謝機械廠,是他們源源不斷的把各種盈利性產品推向市場,為興業集團的發展提供瞭如同血液一般的現金流……”
“其二,便是動力總廠研究出的各種小型機械用電機,使得各種農用機械得以推廣,更重要的,是在摸索實踐中,完善了s**e發動機的相關資料……”
“第三,我們要恭賀的就是電子專案組,成功的試製出了加速集線架構組成的龍芯800型晶片,另外處理器龍星64x24000+(65nm)也已經進入測試階段,我們可以展望,未來的通訊裝置,可以製作成單手就可以拿起,重量不超過一公斤的超微型通訊器……”
“第四,電子專案組的收音機已經在各大商店銷售,而籌備中的廣播電臺,也將在明天,即興業集團的一週年慶典大會上開通,向全世界傳達出中國人自己的電波……”
“第五,便是合成氨專案組,準備搬遷至貴州,在那裡,將在一年內建成年產五十萬噸磷肥廠一座,一百萬噸氮肥廠一座。可以預見的是,有了這些肥料的支援,我們的糧食,將會越產越多……”
“第六,說到了糧食,那就不能不說我們的穀神專案組,他們才是我們民族發展的重要根本之一,因為我們中國人多,所以自古以來糧食就不夠吃的,那麼我為什麼要把他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呢?因為他們培育出了天谷1號,理論畝產可以達到500公斤!!這是什麼概念吶?這沒有什麼概念,這就說明我們子孫萬代,不用像我們一樣忍飢挨餓!”
“第七,我們的鋼鐵廠現在還屬於紙上談兵的範疇,現在用的鋼鐵大家也許都知道,都是從德國用各種技術換過來的,但是我在這裡可以告訴大家,興業集團將在二週年慶典之前,在雲南完成年產鋼鐵百萬噸級鋼鐵廠的建設……”
第二十九章 風雲際會
第二十九章 風雲際會
歷史的拐角雖然因為徐賁的到來出現一點波動,但是隨著變革者起義的步伐,清廷依舊在廣州獨立後的幾天內宣佈了鐵路幹線收歸國有的政策,並且成功激起全國怒潮。
最終,當時間的腳步走進1911年的秋季時,變革起義的省份已經達到了十六個,而原本兩廣的廣東廣西兩省,則因徐賁的原因被合成一省。同時,袁大頭成為了清廷的內閣總理大臣,而組建沒多久的皇族內閣也隨之解散,更讓全國人民認清了所謂“立憲”真面目,只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開始試探著立憲道路。
而在1911年的12月初,南北雙方達成停戰協議,雙方代表隨即在上海英租界市政廳舉行談判。伍芳代表變革軍方面提出:清朝皇帝退位、選舉總統、建立共和政府等條件;唐紹儀代表袁大頭向變革軍進行要挾。
與此同時,英國、美國、德國、絲羅、島國、法國等帝國主義對議和施加壓力,聲稱“中國的戰爭若持續下去,將有危於外人的利益與安全”,促使雙方儘快達成協議。混入變革陣營的舊官僚和立憲派也蠍力把南方引向擁袁的道路。在內外脅迫下,變革勢力作出讓步,孫先生髮表宣告,表示只要清帝退位,袁大頭贊成共和,即舉袁大頭當大總統。
如同另一時空中的1911年12月29日一樣,上海雖然南北兩大軍事集團在積極談判,但是各省代表會議依然在奉天召開,會議中由獨立的16省代表43人出席,籌組中央臨時政府。孫先生在16張有效票中以15票的絕對多數,當選為中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
袁大頭的目的本來是利用變革勢力威脅清政府以取得國家權力,因此,對孫先生被選為臨時大總統極為惱火。於是老奸巨猾的袁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