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第3/4 頁)
997年)將此地升格為楊州牧(***12牧之一),1068年又將其升格為三小京(西京、東京、南京)之一的南京,提升後成為城市。在1104年建成南京新宮,1308年升格為漢陽府。
朝鮮京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十四世紀,李氏王朝李成桂1393年在此大興土木,1394年遷都此,稱漢城府。1910年***強佔時,改稱京城府。其具體位於朝鮮半島中部,離西海岸不遠。由於地勢險要,古代朝鮮的百濟王國,高句麗王國和新羅王國、***王朝都曾在此建都。
1868年***在明治維新後走上對外侵略的道路,這使得與之一水相隔的朝鮮首當其中,只是出於對當時虛有其表的清廷顧忌所以***採取的只是慢慢在經濟上進行侵略腐蝕。只不過這種程度的侵略在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後消失了,這一年的甲午戰爭中清朝失去的並不止是明面上的那一部分利益,擊敗了當時看似強大的清朝後***迫使清廷結束了中朝宗藩關係,於是***開始肆無忌的入侵朝鮮。
朝鮮的苦難和他原本的宗主國清朝極其相似,1904年在日俄戰爭後取得慘勝的***將朝鮮降為其保護國,並且於1910年則進而吞併之,李氏王朝共傳王27代,有國祚519年。也許是“漢陽地脈”已盡,李朝晚期同清朝愛新覺羅氏一樣,整個王室虛弱到了連兒子也生不出的地步。
1907年7月24日這天***開始行動,進一步將《日韓協約》強加於朝鮮頭上,協約中規定***統監在朝鮮握有至上權力,在他的指導下對朝鮮官制進行改革,並且規定每位朝鮮官員身邊必須安插一位***人次官,實行“次官***”。就這樣在一年多以後到了1909年1月,整個朝鮮各級政府重要職位的***人就達2480人。於是,被駕空的便不僅僅是昌德宮的純宗李坧,實際上此刻的朝鮮已經完全落入了***人的控制手中。
可惜的是即便到了如此境地,作為一個國家基礎主權象徵的朝鮮的王***隊還在,朝鮮軍隊彷彿一塊毒瘤一樣變成了***人的心病。最終伊藤博文決心徹底解決之,於是1907年8月中旬他以“軍制重新整理”為名,正式宣佈解散朝鮮軍隊(其實,在***種種藉口裁撤下,此時朝鮮軍隊僅有9000人)。於是此時的朝鮮便成為了一個沒有軍隊的國家。
掃除了所有障礙之後,1910年5月***任命的其陸軍大臣寺內正毅為新任***統監,寺內正毅上位以後辦的第一件事就是調兩個師***兵駐紮朝鮮,併成立由22000名***人組成的憲兵隊(為兩個師的乙種部隊),這樣最終把朝鮮置於嚴密的軍警控制之下。於是,吞併朝鮮的條件進一步成熟。
在1910年8月16日這天,寺內正毅召集了朝鮮親日分子李完用、趙重應到其辦公室討論“日韓合併”具體方案。其實用不著討論,這個過程簡單到李完用從寺內手裡接過這個方案即可。
兩天後,李完用作為朝鮮總理大臣向自己的政府提交了這份結束政府生命的方案。並且為了使事情看上去更具合法性在22日舉行了有純宗李坧參加的“御前會議”。當然這種會議也是一種過場似的會議,因為會議條文的制定者***人是不允許修改的。最終在這個會議上,一份名叫“韓日合併條約”的亡國檔案“順利透過”。
這樣,由李成桂建立的朝鮮李氏王朝在有國519年,傳王27代以後宣告終結,王朝與國家同時滅亡。純宗李坧這個懦弱而多災多難的國王,多少有點無辜地被永遠地釘在了亡國之君的牌位上。
京城的江北是老城區,悠久的歷史給這裡留下不少古意盎然的遺蹟。朝鮮歷代皇朝在此修建了很多宮殿,故京城又被稱為“皇宮之城”,著名的入景福宮、德壽宮、昌慶宮和景德宮都集中在市中心,公元1398年建成的南大門(崇禮宮)被稱為是漢城的象徵,它與東大門是僅存的舊城門。
室內還有供祭祀用的社稷壇、朝鮮式的鐘樓-普信閣、中國式的建築——宗廟、模仿法國凱旋們建造的***門和掛著中國明朝皇帝贈送的關羽匾的東廟和最繁華的街道明洞等名建築和勝地。
做了亡國之君的李坧和他的家族以及在這次空前的***行為***過力的勳貴重臣,這些總數76名都得到了***的獎賞獲得了爵位、獎金和歲費後成為新的貴族。純宗李坧的稱號從“皇帝陛下”降為“李王”,他每年從***人那裡支取一筆尚算可觀的生活費用以在表面上繼續維持著其帝王生活。但是他已沒有任何權力,甚至於連他的寢宮傢俱佈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