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1/4 頁)
第22章 變故
“報!楚王出兵五萬,已渡過靖水; 先正朝我部而來!”
“報!梁王出兵八萬; 正和我軍對峙與融江南岸; 紀縣危矣!”
“報!周王親率十萬兵馬正朝黑山方向殺來,黑山告急!”
一道又一道的急報聲傳來,均是對劉宋王不利的訊息。
“陸卿; 你有何破敵之法?”王府裡; 劉宋王身著蟒袍坐於上方,氣勢威嚴,沉著冷靜。
下座,陸斐起身抱拳:“依臣之見,應暫舍揚州,退兵蘭川。”
“揚州物資豐饒,就這樣捨棄未免可惜!”對面的一位將軍站了起來; 他姓王名晷; 已經跟了劉宋王十餘年; 地位崇高,戰功彪炳; 如今被一個後生突然殺出來佔據了劉宋王心腹的位置,一直耿耿於懷; 他大手一揮; “若陸將軍有所顧慮; 那臣願意率部拼死一搏; 誓死保衛揚州城!”
衛洪站了出來; 拱手行禮:“王爺,臣也贊同子明的計策。如今北周、南陳、南梁呈合圍之勢逼近,以一敵三實在不是明智之舉,為儲存兵力以圖後事,臣懇請王爺退守蘭州!”
“衛仲青,你這是膽小怕死!”王晷叱責道。
“王將軍難道還看不出來嗎?這三家是已經合謀要瓜分咱們的地盤,若我們硬碰硬地迎上去,只會損失慘重!”衛洪據理力爭。
“我部將士驍勇善戰,豈是烏合之眾可以相提並論的!”王晷一轉身,抱拳面向上座,“王爺,末將請求一試!”
“你這是以卵擊石。”衛洪不屑的嗤道。
“臣赤膽忠心,寧死不做膽小鬼!”
“好了。”劉宋王一抬手,制止爭吵的局面,“各位言之有理,本王自會三思。說起來,要不是愚婦刺殺大將軍,這三家也不會趁此機會對揚州發兵,想來這真是天意……”
“王爺,臣有個主意。不如將兇手捆在我軍陣前就地處死,也算祭我軍旗,為大將軍報仇了!”王晷道。
“嗤——”衛洪毫不猶豫地冷笑出聲。
劉宋王本來覺得這是個不錯的主意,衛洪這一笑卻讓他嚥下了要說的話,臉色一改,訓道:“仲青,不可對王將軍無禮。”
“是,臣失禮了。”衛洪嘴角一揚,對著王晷拱手,“王將軍大人大量,千萬別跟弟弟計較。”
王晷兩指一抬,正準備趁機訓斥衛洪,不料一直沉默的陸斐卻出聲了。
”王爺,臣也認為此舉不妥。”
“哦?”劉宋王對陸斐多有倚重,更願意聽聽他的想法。
“原因有二。其一,大將軍的死因並不光明,不宜公之於眾,兇手最好是秘密處置。”說到這裡,陸斐瞥了一眼王晷,“其二,我軍將士雖鐵骨錚錚,面對敵人面不改色,但要看著一個婦女死於陣前,未免讓人覺得不忍。”
”陸子明,你這是婦人之仁,同情一個兇手,你是何道理?”這下,輪到王晷嗤笑他了。
“不管是兇手還是什麼身份,只要她不是敵人,我們就斷沒有拿她祭旗的道理。”陸斐氣定神閒的說道,且並不因為王晷的嗤笑而覺得尷尬。
“子明所言在理。”劉宋王鐵口直斷,“如此,兇手便和其餘死刑犯一起行刑罷,不用再特殊對待了。”
“王爺英明。”衛洪挑眉,上前一步拱手。
王晷氣得吹鬍子瞪眼,斜眼看陸斐,後者仍舊是一副淡定之色,讓人氣不打一處來。
短暫的會面結束,眾人皆魚貫而出,唯有陸斐被劉宋王留了下來。
“子明啊,你可知本王存下這份家當有多麼不容易啊……”兩人步入小書房,劉宋王感嘆道。
陸斐跟在其後,道:“王爺的不易子明自然看在眼裡,只是如今三家合圍揚州,棄車保帥才是上上策。”
“你這一撤退,讓本王失去的可是白花花的稅銀啊。”劉宋王笑著說道。
陸斐輕笑:“王爺雄才大略,這點兒銀子豈會侷限王爺的才能?照臣說,三家分揚州,自然是會打得頭破血流的,到時候不一定是王爺吃了虧。”
“哦?”劉宋王起了興致。
“周王貪婪,梁王霸道,再加上一個慣會渾水摸魚的陳王,這揚州可是一個燙手山芋,誰拿在手中都要被其餘兩家忌恨上的。”陸斐笑得雲淡風輕,唯有眼底的墨色洩露了他的算謀。
“那照你這樣說,本王捨棄揚州,倒是一個讓他們自相殘斗的機會?”劉宋王眼睛一亮,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