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2/4 頁)
長串話,他猛灌了兩口茶,搔了搔頭不好意思道:“二嬸別嫌我話多。”
鄭繡笑道:“哪裡會,二嬸喜歡聽勉哥兒說話呢。”
薛勉嘿嘿一笑,又轉頭問他娘:“娘,你也聽到了吧,我現在好好的呢,您好好養病,別再為我操心了。”原來憋了許久沒人說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說給貴和長公主聽的。
貴和長公主沒想到自己這一病,倒是讓這孩子成長起來,變得乖巧了許多。聽薛勉這樣說了,她心中格外熨帖,道:“娘、知道了。”
鄭繡看著他們這母慈子孝的相處,不由臉上也帶出了更多笑意。
眼看時辰就到了正午,該用午飯了。鄭繡便起身準備告辭回浩夜堂去。
“你、留下,一起……”貴和長公主忽然道。
鄭繡一愣,薛勉已經歡呼道:“好棒,二嬸跟我們一起用飯!”
貴和長公主居然主動留自己吃飯?這實在讓鄭繡一時間反應不過來,直到丫鬟們把飯菜都擺上了桌,請他們一行人進屋上桌,她才反應過來這是貴和長公主對自己的示好。
也是,這件事本就是自家孩子引起,貴和長公主又是那麼驕矜的性子,多半是不會同自己道謝的。能主動開口留飯,也算是非常大的進步了,這麼想著,鄭繡的心情也越發輕快。讓人去浩夜堂通知了一聲後,她就在桌前坐下了。
長風苑的飯菜的精緻程度,自然不是大廚房可以比擬的。幾道菜餚羹湯不論是賣相還是口味,都是無可挑剔。鄭繡胃口大開,用了整整一碗飯。
那邊貴和長公主才用了幾口,見她已經吃完了一碗飯,涼涼地道:“你倒是好胃口。”真是沒見過哪個世家大族的小姐太太這樣能吃的。
鄭繡不以為意地笑道:“是啊,我胃口挺好的。”反正胃口好吃得多,在她看來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能吃是福嘛!
作者有話要說:
☆、第123章
一百二十三章
貴和長公主打小被先帝捧在手心裡長大,後來等她稍長一些,先帝還破格把她帶到了御書房,和皇子們一起上學。那時候講課的是老太傅,還有就是當世大儒鄒先生。
鄒先生頗有風骨,祖上也是出身簪纓世族。可前朝因為族中文人一篇批判當時風氣的文章惹了麻煩,整個家族被迫遷徙到了不毛之地。
先帝繼位後,徹查了前朝不少冤案,也把鄒先生家族這件案子給翻案了。
鄒先生雖然算是半個世外之人,但感念先帝的恩德,親自上京謝恩。
先帝一見之下,驚歎於他的風采和才華,邀請他留在宮中。
鄒先生知恩圖報,便答應了下來。
不過那時候在上書房的適齡孩子只有大皇子,二皇子和貴和長公主三人。他便只收了他們三個當入室弟子。
鄒先生雖然當初只在皇宮裡留了五年,但多年來一直對當今和貴和長公主十分掛心,多有書信來往。
聽聞貴和長公主遭此大難,老先生不辭辛苦,從千里之外趕來了京城。且事先沒有通知任何人,一直到他的馬車到了慶國公府門口,書童拿著他的名帖遞給門房,門房轉送入了長風苑,貴和長公主才知道恩師已經到了門外。
她不良於行,當即便讓屋裡輩分最高的老嬤嬤前去迎接。
老嬤嬤和鄒先生也算舊相識了。
鄒先生已經下了馬車,侯在門口。
老嬤嬤帶著丫鬟前來迎他,道:“勞鄒先生久候,公主已經在裡頭候著您了。”
鄒先生青衣木履,一身寬大道袍,一頭銀髮挽成髮髻,用一隻樣式古樸的木簪簪著。看起來精神矍鑠,仙風道骨。
“秦嬤嬤,多年不見,嬤嬤倒是看著依舊康健。”
老嬤嬤比她雖然年長些,但到底是下人,得他這樣一句話已經十分高興,笑道:“老先生掛懷了,先生風采也是依舊不減但年。”
說著話,便把鄒先生引了進去。
鄒先生如走在自家後院一般閒適悠然,但也不免感嘆道:”上一回進京還是公主生下小公子之時,一別多年,物是人非。“
鄭繡這天依舊在長風苑待命,聽說貴和長公主的恩師特地來看她了,她也十分識趣兒地起身告辭。她和秋蕊交代了兩句,出來時恰好和鄒先生迎面遇上了。
老嬤嬤介紹了他們二人的身份。
鄭繡對著鄒先生福了福身,道:“久聞鄒先生大名,今日一見,先生風采真是耳聞不如相見。”這話倒不是恭維,鄭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