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3/4 頁)
的歲貢賠償中原損失,在條約內,對十一大部落的軍事和商業上也有限制。目的就是令他們沒有兵力和財力再次進犯中原。
十一大部落氣得肺都要炸了,然後形勢比人強,只能忍辱負重的一一答應。就像很多年前,中原有一段時間內也向北方遊牧民族年年朝貢一般,風水輪迴轉,能不能把風水一直留在自己這邊,端看各自的本事。
不得不感嘆,歷史就是一個又一個的輪迴
喜訊傳回國內,舉國狂歡。
北齊境內,李氏聲望更上一層樓,如日中天。
李昭看著李徽發亮的眼睛,知道,他們等的那一天終於到了。
第102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
元鼎十八年,北齊皇帝遜於位,奉皇帝璽於相李徽,三讓乃受。李徽即皇帝位於太極殿,大赦,改元景熙。
李徽成了皇帝,李氏諸人自然也水漲船高,崔氏為太皇太后、李廷為太上皇、成國大長公主為皇太后。李德為晉王,李倢為鎮國長公主。嫡長子李湛為太子、嫡次子李灝為安王,四郎為延寧郡王、七郎為延平郡王。嫡長女李曦為平陽公主,嫡次女李昭為華陽公主,二孃為安陽公主,四娘為高陽公主,其下未及笄無封號。
於此無人有異議,唯有一點,原配謝氏追諡為元貞皇后,繼室徐婧曰貴妃?後者不合規矩啊,重規矩的朝臣站了出來要說話,被素日交好的同僚死命拉了一把,動作幅度很大,居然也沒人說他御前失儀。想仗義執言的大臣看好友擠眉弄眼的著急模樣忍了,想著大不了我明天再上摺子。
他那好友鬆了一口氣,丈夫登基,正妻封妃的例子,前朝也不是沒有,這還不是一個兩個,有的到死都沒轉正,運氣好的幾月或者幾年後封后。
徐婧不能為後,估摸著和前兩年的楚氏下毒事件有關,雖然對外說徐婧只是被楚氏利用,但是家醜不可外揚的道理,大家都懂。加上不久後徐婧就因病遷居到莊子上,逢年過節都不出現,大家就更懂了。上頭的人不想說,他們就裝糊塗唄,又不是什麼關乎國祚涉及民生的事情。
散朝後被灌了一耳朵內幕的朝臣懵了下,默默打消了再上摺子的念頭。要是李徽寵信姬妾想酬以高位或是徐婧是太子生母,他還會據理力爭,可眼下兩者都不是,還夾纏著一樁*。
連這些人都打了退堂鼓,徐婧孃家又早已敗落,其他人更是識趣,哪怕不考慮楚氏之事,光看看謝氏那幾個兒女,也沒人會積極的幫徐婧爭。
於是正室為貴妃之事就這麼掀起了幾點浪花後風平浪靜了,新朝剛立,大家都忙的腳跟打後腦勺,哪有空替別人操心。唯有徐婧的二女一子和碩果僅存的幾個徐家人耿耿於懷,堂堂正妻卻為妃,幾人只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疼。
徐喆後娶的妻子竇氏過府對著八娘九娘哭了一通,最後甥舅三人一起哭的雙眼通紅。
送走了竇氏,九娘大哭起來,“阿爹怎麼這麼狠心!阿孃病得那麼重了,還要這樣對她,阿孃知道了該有多傷心。”
八娘呆呆的坐在那兒,沒有像往常那樣上去哄她,自從母親下毒事發後,阿爹對她們就不一樣了,不是說她們在衣食住行上被苛待,而是態度上的冷淡。她們被母親連累了,八娘從來沒有這麼清晰的認識到這一點。
九娘抬頭,見八娘心如死灰的模樣,嚇得眼淚都停了,急忙跑過去,抽抽搭搭道,“姐姐你別傷心我去求求曾大母,曾大母這麼疼我們,肯定會幫我們的。”
雙胞胎是在崔氏跟前養大的,兩人一個活潑一個文靜,又是李氏嫡枝第一對雙胞胎,崔氏稀罕的跟眼珠子似的。
八娘眼神動了動,崔氏雖然不管事,但是她說的話是極有分量的。
九娘見她有了反應,登時大喜,拉著八孃的手就往外跑。
長壽殿裡,崔氏正拉著李昭手苦口婆心,“這下子什麼事都定了,你也可以安心了,好好考慮自己的事了,什麼時候你能讓我抱上你的孩子,叫我立時死了我都甘願。”
李昭握著崔氏佈滿老年斑卻溫暖依舊的手,笑盈盈道,“這哪夠,我還等著您幫忙操心孩子們的嫁娶呢!”
“那不成老妖怪了。”崔氏笑的身子輕輕顫抖起來,她是真的老了,明顯感覺到自己身體一天比一天重,她不怕,她都活了九十一了,親朋古舊中就屬她最長壽,這一輩子她什麼福都享過了,臨老還成了太皇太后,一輩子值了!她只是遺憾,不能看著自己最牽掛的幾個孩子找到好歸宿。又反應過來,嗔她,“女兒家家,你還真是什麼都敢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