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1/4 頁)
第八十章 璦琿除暴(14)
撒列昂幾乎要氣暈了,眼前盡是挖出來的條條道道縱橫交錯的戰壕,這顛覆了他對戰壕的認識。
清軍這是在發瘋,他們真的瘋了,居然在城裡挖戰壕,而且舉目望去,許多廢墟與臨時搭建工事組合起來的防線無一例外的被戰壕所包圍著,而這些可以透過交通壕來互相聯絡的工事,全部成為了佔據有利地形的火力點。
這個時代的戰壕幾乎全部是平行壕,由散兵坑演化而來的塹壕戰藝術還沒有後來一次乃至二次世界大戰時那樣的出神入化,撒列昂看到這樣的戰壕不發瘋才怪。
要不是給李安生的空間太小,他絕對不願意在塹壕中與俄軍交手,而是憑藉巧妙設定的火力點來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俄軍只能在塹壕中亂竄著成為射擊的靶子。
要是俄軍有工兵在的話,當然可以反掘進作戰,按照他們自己的進攻意圖挖通塹壕,讓清軍憑藉交通壕來掌握戰爭主動的意圖落空。
可是撒列昂並沒有超前的意識與戰爭本能,只能下令繼續發起猛攻。
李安生當初設計這些交通壕的時候,都是按照後世的標準,交通壕都是蛇形的,步兵的1米多寬、2米多深,這是為了形成標準講啦繼續貫徹,也有能跑馬的戰壕,這是為了聯絡方便而設定的,其餘的他都沒有照搬,比如大部分的掩體都沒有采用,因為沒有必要。
在此基礎上,他別出心裁的參考了後世電影《地道戰》中的概念,巧妙的利用數學公式推算了一道道題目,將交通壕設計成為了一個個的陷阱集合體,進來的俄軍不是要遭到暗算,就是被優勢兵力所圍殲。
他爭取讓每一個進來的俄軍都能成為活靶子,火力點輕而易舉的就能將他們籠罩,而俄軍卻無法發揮人多的優勢。
就是這樣,俄軍的傷亡數字開始激增,而且隨著他們的深入,傷亡數字還在不斷的攀升。
有兩股以百人為單位的俄軍倒是憑藉著勇武衝到了衙署附近,想要衝上來纏住運送彈藥沒有來得及撤回清軍大營的民夫,然後用刺刀來對付前來援救的清軍。
他們的這種設想很好,只是實施起來卻有些困難。
清軍在衙署與前方塹壕之間還設定了供後備兵力與民夫躲避休息的掩體,這是為了防止俄軍依靠人海戰術來堆滿戰壕,切斷戰壕與衙署聯絡而設定的。
這樣重要的地方,清軍只需要掌握一兩條塹壕口子,就能將子彈直直的傾瀉到沒有阻礙物的俄軍身上。
撒列昂組織了幾次這樣的強攻,都沒有能夠奏效,剛開始還有些縮手縮腳經驗不夠的清軍變得更加的老辣起來,甚至在他們攻守沒有及時調整的時候,還組織了多次截殺。
清軍常常將俄軍引入更加狹窄的塹壕內進行肉搏戰,杯具的老毛子都是使用的水連珠步槍,莫辛與納甘共同設計這款步槍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一米三十的長度有時候反而會成為短處。
的確,刺刀長的話對拼刺有一定的幫助,但是在塹壕中,則並不是那麼回事,很多動作根本就做不出來,而且這槍也太重,在後世二戰中,正是因為這槍出入工事與塹壕不方便,讓此槍徹底的進入沒落期。
李安生這個半吊子偽軍事迷當然清楚這一點,陰險的他還故意設計了這種狹窄的戰壕,正好能夠讓大刀片子盡情的揮舞,給老毛子們上上課,什麼叫做中國功夫。
不用說,這種大刀片子也是李安生鼓搗出來的,專門用來在肉搏戰中破刺刀,這玩意好整,鐵匠一天都能打數十把,後世的好東西都能拿上來,只要條件允許。
這可是後世讓鬼子們魂飛膽喪的大刀片子,曾經把鬼子們砍到精神失常,許多鬼子軍官一看到這刀就驚呼“青龍刀”,彷彿這大刀片子揮舞的時候他們隱約能夠看到關二爺手持青龍偃月刀穿梭於戰場之上。
雲飛揚這個在小雀兒眼中白袍銀槍的當代趙子龍並沒有躍馬揮槍,而是一馬當先的揮舞著大刀片子,既然老毛子喜歡肉搏戰,那麼就好好的搏一場好了。
正愁找不到對手的老毛子眼睛放光的迎了上來,呼喊著“烏拉”,端著刺刀渾身緊繃,像是看到了獵物一般。
雲飛揚這刀有些分量,不用說,這是鐵匠鐵老爹的得意之作,鐵遠有事沒事也喜歡跟他學幾招,故而鐵匠為了感激他的不吝賜教,特意打了把好刀作為謝禮。
一刀下去砍在老毛子的槍上,甚至能夠一劈兩段,刃口還只是略卷,端的是利器。
只聽得槍斷之後刀刃入肉的聲音,然後便是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