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頁)
比如大豆,就能改良成許多不同的品種,有做糧食用的,有供纖維用的,有供製取營養用品的,有供製取工業原料的,等等。
許多作物還能改良成為適宜在各種環境各種條件下種植,只是需要特殊的種植方法,以及培育手段。
這倒是讓李安生眼前一亮,這不是天助我也,是不是說明許多在熱帶種植的作物也能在這裡種植?比如橡膠啥的,這可是暴利作物啊。
另外還有一大功能也很實用,那就是合成作物,也可以說是雜交的一種高階手段,雜交是能產生雜種後代的兩個遺傳組成上不同的個體之間的交配,對於遺傳學來說則是不同基因型的個體之間交配,取得雙親基因重新組合的個體的方法,而這裡所詮釋的合成,更恰當的說是遺傳學與生態學、分子學等等多種不同學科的糅合。
果然,李安生在選單樹上還看到了動物合成,主要是運用在家畜家禽上,畢竟農業還包括畜牧業。
李安生還真想感謝製造生物電腦的那些外星人,把農業定義為大農業,包括了農林牧副漁大家庭。
與其說是雜交,不如說是選取所要合成的幾種物件基因與生命體徵中最為恰當與最優秀的一部分進行合成,產生一種新的生物,植物也好,動物也好,都具有被雜交的物件所具有的優點,又有屬於自身的優秀之處,也並不會太逆天,出現完全悖逆生物規律的東西。
在作物無法改良到最佳的狀況下,完全可以進行合成,糅合進其他作物的優秀基因,動物也是一樣,這意味出現新物種的可能,比如騾子。
雖說騾子不能生育,但農科專業出身的李安生卻清楚古今中外不乏偶然見到能夠生駒的母騾和母駃騠(公馬配母驢所生),當然也就可以偶爾見到它們所生的回交一代。
至少我國古書中稱公馬配母騾所生的後代為駏,稱公驢配母騾所生的後代為驉。
李安生下意識的搜尋騾子,果然找到了他要的結果,合成後的“騾子”,在基因上具備了自身完整的基因組織,染色體完全無缺陷,可見先進外星科技的確高出一籌。
另外有一個功能也讓他眼前一亮,那就是凡是改良也好新合成也好,所有物種可以選擇具備生育能力或雜交能力,也可以帶基因鎖,也就是說,如果李安生不想自己辛苦改良與合成的物種被人偷竊,可以加設基因鎖。
加了基因鎖之後,小偷們根本就無法得到種,也就無法大批次的自產,他也可以根據各種情況加各種基因鎖,比如只能在規定土地上種植的作物,種到其他地方是種不活的。
這倒是個非常有實際效果的功能,要是給小日本跟老毛子偷走了辛苦培育出來的高產糧食,那還得了?
他本來就打算靠著高產來降低民族工業的生產成本,要是洋人也能種植,那不是白費了心機,民族工業更加受重創。
他大致看了一下這個生物電腦自身描述,本來它是供貨給羅格次星域格力星系TMD號農業星球9527莊園專用生物電腦,而這個TMD號農業星球上的物種與地球上的物種一般無二。
相應的,之前作物改良等功能,也能在畜牧業選單找到。
除了上述主要功能外,還有許多其他功能,一時之間他也看不出個名堂來。
不過他還是很興奮,雖說這些功能不是太逆天,但還是非常的對他有幫助,可以所簡直就是個神器。
他甚至在看到在初級許可權上還有中級、高階、最高階之後,心中充滿著激動,誰知道這些許可權都能幹啥?
就算是初級許可權,也相當的讓他滿意了,農林牧副漁啊,不僅僅是狹義的小農業。
他忍不住調出了林業等介面出來看,也是讓他大開眼界。
其中一種改良後的柳樹,結土柳,根系發達,能夠深入地下數米,並且橫向將根系鋪開,大範圍種植後,能夠鎖定水土,能夠防範水土流失與洪澇災害。
柳樹本來就是中國普遍種植的適應能力強的廉價樹木,再加上這功效,可以說是雪中送炭啊,中國不僅是黃河水土流失嚴重,每條河流都有這樣的缺陷。
中國又是個水災頻繁的國家,歷史上就深受其害,有了這種柳樹,不說杜絕水患,至少可以改善許多。
另外還有一種種植後能夠大範圍的遮擋阻滯風沙的大葉榆樹,榆樹北方本來就種植很廣,能防風沙,這種改良後的明顯防風沙能力大大增強,對於北方的生態環境來說很有作用。
還有速生的抗乾旱抗冰凍的白楊樹,以及多種改良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