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頁)
有來自內地編入軍籍的水師營、屯丁、站丁等。
程德全多次想要改變這種狀況,但心有餘而力不足,嘆氣說道:“制軍與防營前幾年在與老毛子幹仗與繳費中精銳喪盡,剩餘的多數無械無餉,無教育訓練,有兵之名,無兵之實。我接任前章程屢更,裁留不一。前任將軍達桂整改為十營馬步軍,後來各處墾荒需兵彈壓,我便添募馬步兩營,分駐各荒段。去年又招安了南邊的玉蜂兒展玉伯編成馬隊一營,如今統共十三營巡防營,官兵僅五千名。各營槍械,多半舊式,種類繁雜,也有少量新式槍械。兵丁良莠不齊,素無訓練,不知軍紀為何物。只是再想整編,不知要靡費多少。”
要想從裁汰舊軍上頭擠出銀子來,還真是異想天開。別往裡頭填銀子進去就算好的。
程德全恨不得將那些整天混吃等死的混子們都整編沒了,也好眼不見為淨,不過招安樂南邊的鬍子展玉伯一干人馬,倒是他的得意之舉。
去年展玉伯劫了程德全從哈爾濱買來的耕牛,程德全只帶了兩個隨從,親自前往交涉,一席話感化了展玉伯,從此便死心塌地的跟著程德全,可謂一時佳話。
李安生也聽林虎說起過這關外綠林好漢,展玉伯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稱玉蜂兒,是因他長的俊,又愛美人兒,倒是從不用強,也算得上是個有職業道德的馬匪。
“既然這些兵不堪用,便讓他們去屯墾,許以一定數額的土地私有,也可用來修路修水利,讓地方攤派費用,也算做工程兵團,專門搞建設。不需要為他們準備軍械,只需要管糧餉。”
程德全苦著臉說道:“你以為我不想,讓他們去屯墾,官府還得專門為他們準備農具與種子、耕牛等等,還要為他們準備房舍。修路修水利,倒是好主意,可太耗糧食,向地方攤派費用也有難處。”
李安生腦子轉的快,頓時抓住了對方話中的忽視之處,“為何不辦官銀號?不知程大人以為我等在胭脂溝準備施行的銀行與墾殖園措施如何?”
程德全呆了呆,遲疑著問道:“辦官銀號當然好,你們的設想也好,只是,如今辦官銀號並無多少盈利啊。”
這話倒是在理,金融是隨著商品交易與流通的興旺而興旺的。
“眼下列強都爭著在東北開商埠,也是看中了東北將成為巨大的糧食產出地,隨著東北商埠城市的進一步開放,內外經濟聯絡逐步加強,並呈現出由南向北、由沿海轉向內地的趨勢。齊齊哈爾也是內地交通樞紐,從璦琿到哈爾濱,更是一片坦途,又道路交通便利。國外對東北的糧食需求日益旺盛,大量洋商與關內商人必定群集北上參與糧食貿易。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發展,對貨幣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由於朝廷通貨不敷需求,容易造成通貨奇缺,難道任憑洋人的銀行開遍東北,洋人的紙鈔把握經濟命脈?”
程德全聽到他話中有許多新奇之處,一時消化不來,細細品味著,忽然覺得其中許多經濟道理還真那麼回事情,“朝廷早就允許各省設立紙幣發行機構,奉天去年設立了奉天官銀號,獲利倒是不小。如果黑龍江真能出現你說的這種變化,那麼此時辦官銀號並不早,還很恰當。發行黑龍江自己的紙鈔,遍及各屯墾區,糧食出口果然大漲的話,還真要多謝你這張金口。”
李安生大喜過望,知道對方是被說動了,他又何嘗不期待東北糧豆貿易奇蹟快點出現呢。
眼下東北的大豆都是供關內,另外出口日本部分,可正是由於1908年日本將大豆轉口到英國之後,東北大豆開始享譽國際市場,短短的幾年便佔領了國際市場的五成以上。
可以預見,隨著糧豆國際市場的擴大,刺激國內商人紛紛湧入東北購買土地或承攬官荒,迅速形成一批擁有鉅額土地的大規模農業經營者,只要稍微加以引導,這些農墾公司就能採用西式新農具從事墾植,同時兼營商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具備資本主義性質。
同時,糧豆狂潮的掀起,也將東北設定一些農業行政、科研、教育和推廣機構,李安生大規模培養農業人才就不會那麼累。
只要讓大豆、豆油與豆餅這三寶能夠迅速的被國際市場認可,東北的開發勢頭必將掀起一股**,李安生此時積累,到時便能有一番用武之地。
“兩營步兵800人,加軍官與各類輔助兵種,千人有餘,每年餉銀六萬兩足夠。若是從流民中招募,可以將部分餉銀換算為土地,由官府組織開墾,收成官兵、官府、佃戶三分。如此,餉銀可略省。軍隊之裝備,儘量自產,如馬鞍、皮帶、被服等,對於那些肯開辦此類工廠的給與稅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