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2/4 頁)
老毛子所壟斷,實在是奇恥大辱。
奏章上除了臨江守備,還建議朝廷在臨江設修船廠與碼頭,鼓勵民間資本籌辦松花江航運公司。
有了漠河守備的前例,臨江守備倒是不成問題,只是漠河守備的兵船水師可以用金廠獲利來抵,臨江並無產出,只能靠朝廷撥款。
朝廷也不寬裕,又撥給黑龍江整編軍隊不少銀子,恐怕一時之間有些為難。
程德全另外也給慈禧上了摺子,談及如今河運為俄人掌握的弊病,非常時期當行非常事,奏請允許民間資本所開辦航運公司所運送貨物收取過往商稅酌情減免,許兩省於江口開商埠,而收稅不經海關,稅金自用。
這是李安生出的狠毒主意,英國佬屁顛屁顛跑到臨江來設海關貿易所,門都沒有,將來黑龍江的糧食外運,以及幾大商埠的糧食市場,都是資本原始積累,少來給我添堵,這些稅也好獲利也好都要往自己袋子裡藏。
達桂得了程德全這個人情,便想著給他個面子,舉薦高金虎出任臨江守備,再者,高金虎乃是林虎麾下一員虎將,用來抗俄,非常恰當。
關於李安生的任命已經由齊齊哈爾轉到了塔河,眼下李安生就帶著大部隊在這裡修路。
李安生自然是滿心歡喜,後世的東北王張作霖此時也不過是個統帶呢,只是人家現在已經由去年的三營人馬變為五營人馬,又有富餘的奉天省財政作為支撐,還遠遠不能相比。
朝廷只是撥了30萬兩銀子的整軍費用到齊齊哈爾,作為程德全接下來整編舊軍所用,有多少能撥到李安生頭上,還是個問題。
事實上,程德全也是一頭霧水。
練兵處正式認可了黑龍江新軍混成協的籌辦工作,也撥了若干的人力與物資,幫助黑龍江儘快開始新軍的編練。
這是意外之喜,可是,朝廷並沒有指定李安生統帶幾營人馬,讓程德全自己決定,這也是一定程度上在表示,地方上能自己先編幾營的新軍就編幾營。
至於新軍都由李安生來編練,還是齊齊哈爾也自己編練幾營,這些都是地方做主,練兵處只負責指導與協助,這樣一來,就使得程德全與李安生之間的關係不好處理。
新軍都讓李安生來編練吧,又怕到時齊齊哈爾掌握不了兵權,齊齊哈爾將新軍編練大部掌握在手上,又容易得罪李安生。
程德全倒是聰明,將大部分的舊軍都調到墨爾根去修路,留了幾營兵馬由玉蜂兒展玉伯等人好生操練,一分為二。
漠河的農業奇蹟傳到了齊齊哈爾之後,許多的舊軍官兵都願意轉入地方屯墾,程德全立即按照李安生的建議裁汰了六千餘人,由黑龍江農業銀行以糧食、農具、種子等實物形式給予貸款,幫助安頓這些舊官兵,如此一大難關就此度過。
之前清點下來,黑龍江舊軍一萬一千餘人,裁汰清肅之後,還剩下五千人不到,正好與沙俄一直在強烈抗議並交涉的15營兵馬數目相差不大。
但程德全仔細權衡過後,並不打算保留15營兵馬,而是繼續精簡。
這事他去信跟李安生商量過,一標騎兵暫時先編12營,每營250人,統帶為玉蜂兒展玉伯。
同時練三營步兵,一營在呼瑪護礦,暫時由開辦金廠的費用中撥出,另一營則依靠呼蘭、綏遠、海倫三城的農商等賦稅養活,還有一營則要靠墨爾根驛道來養活。
也就是說,眼下李安生要編練三營兵馬,其中一營還要他來負責想辦法籌集資金。
工程營與炮營等程德全指望練兵處,指望袁世凱,上頭能大發慈悲最好,實在不行就拖著。
李安生建議炮營儘可能選用過山炮(也就是早期迫擊炮),價格便宜又適應黑龍江的地形與交通情況,如此一來需要的資金也少,所需操作人員也要比山炮少。
軍械購買上,齊齊哈爾方面也幾次找日本商行談價格,其實這是做給老毛子看的,老毛子反響越大,程德全便越是“猶豫”些,讓日本商行生怕這邊怕了沙俄施壓而改用沙俄的武器。
沙俄武器商眼下正在齊齊哈爾跟鬼子搶訂單,老毛子的心思果然被李安生猜到,只有讓黑龍江新軍的武器裝備都依賴於他們,他們才不怕新軍對他們產生多大的威脅,而新軍用日本的武器彈藥則不同,新軍不受他們控制,成為一大隱患。
程德全也不去管兩方扯皮,只是一味的敷衍,等小鬼子主動將價格降低,小鬼子仗著這兩年中國的武器進口大部分都透過他們,氣焰很是囂張,黑的要死,而且還不地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