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1/4 頁)
程德全談吐為慈禧賞識,又是個有勇有謀能剋制沙俄的能臣,慈禧很是舒心,巴不得老毛子能在程德全手中多受些氣,她也能多些歡顏,自然對程德全大力提拔,放心任用。
李安生與林虎對俄匪用兵,的確是魯莽了些,也不守規矩,可人家這事辦得漂亮,沒有任何把柄,老毛子打落牙往肚裡吞,只能裝摸作樣的來交涉施壓,這故事,往常可是顛倒的。
查那圖上竄下跳的不是時候,老毛子吃了這麼大的虧正無處報復,這小子馬猴一樣的演雜技,幫著老毛子來鬧事,實際上深深的為慈禧所厭惡,李安生將查那圖暴打一頓,奏摺雪片般的送上來請求懲治,慈禧只是淡淡一笑,輕飄飄的丟了句話:多大點事情,也值得奏摺一封又一封的。
雖說當時李安生剛到手的金廠會辦一職被免,不過是做做樣子,李蓮英很是清楚,這名字已經入了太后老佛爺的眼,早晚便會啟用,而且還是重用。
程德全送狗頭金上來也遞了摺子,並沒有請官,而是舉薦,正是摸透了慈禧的心思。
前頭慈禧聽程德全在專折上談起李安生來歷與為人,沒多久便還了會辦的官職,還加賞了塔河佐領,雖說是個品階高些的武官,但往日鮮有漢人能有這職銜,除了程德全這樣的例外。這其實便是在做鋪墊,慈禧準備重用的鋪墊。
程德全在奏摺上筆墨並不多,李蓮英耳熟能詳,但不得不佩服,換了自己也會對這個素未謀面的年輕人頗有好感。
在美利堅學了軍事,想要回國報效,因要報救命之恩,不顧自身的前途,肯在漠河那等苦寒偏遠之地做事,只為償還欠人的恩情。又務實勤奮,頗有實幹之材,最難能可貴的是,從沒有半句民主立憲之類的激進言談,只顧埋首民生實務。
李蓮英當時看到,便決定將狗頭金獻上時說上幾句好話,又將奏摺放在了最上頭,果然,慈禧喜笑顏開,對李安生頗為讚許。
人老了就是如此,念舊,也喜愛重情義之人。
慈禧在政治上是一個權力**極強、心狠手辣的獨裁者,但同時也是一個感情脆弱、害怕孤獨的老女人。
對政敵毒辣,但對心頭喜愛之人卻恩寵有加,比如李蓮英。幾十年來,慈禧身邊的奴婢換了一茬又一茬,善解人意的,除了安德海就只有李蓮英了。
李蓮英自己也頗為珍惜慈禧對他的這種老夥伴之情,每天三頓飯,早晚起居,他倆都互派太監或當面問候,許多時候超乎君臣應有的情分,外人看來是拿大,可李蓮英自己清楚,慈禧正是看重他這份拿她當老夥伴的情義。
重情義的人才,又不激進,肯務實治政,還能讓太后老佛爺舒心,李蓮英想不到這樣的人才會被埋沒,連他都忍不住想說幾句好話。
恩,那個不顧前程一心報救命之恩的李二愣啊。
這便是慈禧的評價,要是這李二愣能夠繼續給老毛子點苦頭吃吃,前程定然是遠大的,只怕是程德全第二也不定。
這回程德全送來的是幾樣山貨補品,說是李安生培育的,另有個頭巨大之玉米、土豆,其中有一尊如觀音像一般的土豆,堪稱奇物。
更難能可貴的是,漠河今年收成有些委實嚇人,程德全自然是不敢虛報欺騙的,他資歷淺薄,全靠太后老佛爺給他撐腰,斷然不會如此。
程德全親眼到漠河見識了糧食收穫,親身經歷了計量畝產,大抵的數字還是可信的。
“想不到這李二愣居然還懂農事?程德全說他在美利堅兼修農事,曾言國不強則軍事無用武之地,能養活這四萬萬人,便是強國的根基所在。這話說的好啊!哪年都有大小災禍,糧食總是個大問題。地少人多啊,養不活這麼多張嘴。關外倒是能有用武之地,就看李二愣能不能年年如此。”
慈禧有些語氣低沉,她並不是關心地少人多與百姓飢寒,而是發自內心的認同李安生的這句話,連肚子都填不飽,拿什麼去強國?
這些年的棉麥之爭就是可笑,明明許多地方餓死人,可還有大量的土地用來種棉,而且還是瞎種亂種,棉種劣質倒罷了,還種不好。
要是土地產出的糧食獲利也能有棉花這般,那麼也就沒有棉麥之爭。
李安生主持的屯墾要是能一直保持這樣的成績,那麼答案是肯定的。
“這摺子上所說屯墾之法,倒可一試。程德全只怕還是要權要便利,也罷,能給的便都給了他,也替漠河的豐收去宣揚宣揚,好讓流民多往那邊去。”
其實程德全這幾年沒少上摺子,慈禧一一都答應了他,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