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2/4 頁)
李安生的聲音低沉渾厚,頗具鼓動性,這廝,開始忽悠起來。
李維格心驚不已,這鐵礦石如果真如李安生所說,那麼開採極易,且冶煉成本也極低,更何況,此地還有豐富的煤炭資源。
當年漢陽鐵廠選址由於張之洞的一意孤行,導致地利位置很不恰當,成本很高,光是在煤炭運輸上就要比別人貴上許多,後來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萍鄉煤礦,這才略為好過些。
可惜漢陽鐵廠沒銀子,不然的話,到這裡來興辦鋼鐵廠倒是好事情。
詹天佑點了點頭,來時他便一直觀察地勢走向,此地頗有大發展的潛力,“若是從此處修一條鐵路到哈爾濱,連線中東鐵路,不過500公里左右,還能多修幾條小幹線,囊括周圍地區的開發。只可惜,俄人是不會願意我們修的鐵路與他們合軌的。”
李安生笑道:“不是有松花江麼,我們便用河運將就,然後總有辦法修成這條鐵路,鐵路反而不急。”
見眾人不解,周學熙笑著將水泥船說了出來,這並不是什麼秘密,也都是交好之人,不用太多顧忌。
河運需要大量的船隻,碼頭修建,以及碼頭機械,這些倒是比鋪設鐵路要省傷許多,更何況,船隻能夠迅速大量製造,水泥也能夠大量增產——只要李安生說的水泥新工藝是事實。
李四喜雖然是生物擬態人,但是也有自己的性格,那就是專業,說起鋼鐵冶煉以及水泥製造來頭頭是道。
李維格在雙鴨山逗留了兩日,便告辭回了漢陽,這次他收穫頗豐,更有李安生的後期投資承諾,便想著要催盛宣懷幫李安生促成齊齊哈爾鐵路修建。
周學熙則跟著李安生回了墨爾根,袁克定與李成武等人去漠河等地逛了一圈,要等著李安生幫他們儘快籌辦味精廠。
這味精廠也不能算李安生坑了一把他們,這些都是有大能耐的,有自己的銷售渠道,更能夠開啟國外市場,這味精的價格雖說會跌,但不會太離譜,至少日本市場就能夠大量斂財,等到李安生的新式味精廠橫空出世,這味精才會大幅跌價,到那時,這些廠家也都穩定了生產,回籠了投資,能夠產生穩定的利潤。
周學熙這次準備大幹一場,一路上看到了許多面粉、榨油、製糖作坊與小工廠,萬分驚訝,一問之下才知道,黑龍江兩家銀行已經完成了大布局。
隨著糧食與作物的大豐收,流民們不僅能夠安定下來,還能夠有餘力養些牲畜,搞些副業,有些膽子大的更是從工商銀行借貸,興辦各種養殖場、作坊與小工廠。
周學熙準備在黑龍江的種植園培植優質棉種與菸草,李安生向他展示的優質棉種讓他很感興趣。
除此之外,便是興辦造船廠,當然是造水泥船,另外便是合股啟新洋灰廠的同時,在黑龍江興辦規模更加大的水泥廠,迎接即將到來的水泥時代。
大豆豐收了,小麥豐收了,玉米豐收了,甜菜稻穀高粱等作物都豐收了,還有初次嘗試的中藥種植、皮毛養殖、鹿茸林蛙等補品生產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黑龍江的糧食生產接二連三的震驚了全國,震驚了世界。
相比去年的豐收,這次的豐收更加的徹底,水稻畝產最高超過了900斤,這還沒什麼,畢竟種植面積不如小麥,小麥畝產量最高超過了800斤,大豆也超過了每畝360斤,土豆與玉米、地瓜等高產糧食無一例外的都超過了畝產千斤。
這些都是了不起的奇蹟,無數的百姓都喜極而泣,比去年的癲狂更加的徹底。
李安生都受到了感染,雖然在後世這些畝產量並不稀奇,最高產量全部翻番都是有的,可在這個時代,已經是相當震撼人的奇蹟,連列強各國都紛紛派出了記者前來採訪報道。
黑龍江的耕地開墾面積在李安生的促進下,突破了千萬畝,比起奉天的六千多萬畝,以及吉林的兩千多萬畝,固然少了許多,但是相比才三百多萬的人口,這就相當不容易了。
目前初步確定今年黑龍江糧食產量在260萬噸到300萬噸之間,甚至有可能會超過300萬噸,要知道,吉林人口是黑龍江的兩倍,耕地面積也是兩倍,今年的收成也不會超過200萬噸。
徐世昌派人初步核定了一下,根據目前的收成情況,整個農忙結束後,東北三省的糧食產量將超過800萬噸。
黑龍江的農業堪稱奇蹟,要是這個奇蹟能夠放大到整個東北的話,那是多麼偉大的成就,800萬噸翻一番就是1600萬噸,320億斤糧食,分攤到全國四萬萬人,那就是人均70多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