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部分(第3/4 頁)
四章這是交易(正文)
第四百四十五章 汶萊參戰
萊共和國自從攻佔了德國在太平洋上的諸多殖民地之後,便開始進行大規模的移民,不管是華人、白種人還是土著,一股腦的遷移過去,遍地生根。'http:bsp;】
當然,在英國與澳大利亞都無人來顧及的情形下,自然是大批的將華人遷移到了重要的島嶼上。
只有大量的人口,才能夠幫助汶萊共和國掌控龐大的德屬巴布亞、俾斯麥群島以及一長串的數以萬計的大小島嶼。
澳大利亞此前對於汶萊共和國搶在他們前頭攻佔德屬太平洋殖民地,感到萬分的不滿,即便澳洲還有大量的沒有開發的土地,但是對於土地的多寡,沒有人會計較,最好是越多越好。
不過澳大利亞此刻還沒有辦法來阻止汶萊共和國的小手段,其他英國的自治領也同樣如此,哪怕是汶萊共和國呼籲向德屬殖民地移民也無法去應和,他們忙著為母國而戰。
在俄國宣佈動員後,澳大利亞工黨領袖費舍就戰爭發表談話,他說:“澳大利亞堅決地站在祖國一邊,協助她,支援她,直至戰鬥到最後一個人和最後一個先令。”
8月3日,看守政府總理約瑟夫?庫克代表政府宣佈在戰爭期間,澳大利亞的海軍交由英國海軍部指揮,並準備戰爭一開始就提供2萬遠征軍。
1914年8月4日午夜,倫敦向所有的自治領發出了電報,宣佈了英帝國向德意志帝國宣戰的事,澳大利亞立刻做出了堅決的反應,當即對同盟國宣戰。
當庫克總理在墨爾本辦公室召集報界代表宣佈:“我已收到帝國政府發來的如下電文:同德國的戰爭已經爆發。”
這個時候,澳大利亞舉國上下一致表示,同意給母國和其他盟邦以無條件援助。出乎意料的是,一貫持反英立場的澳籍愛爾蘭人也表示支援英國對德戰爭。
出兵德屬殖民地,自然也是為母國做貢獻,這是個極為便宜的事情,沒想到卻給汶萊共和國搶走。
無奈之下,費舍政府立即著手解決參戰問題,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把國家從和平轉向戰爭,使國家生活戰爭化。這對澳大利亞來說,這完完全全是新的問題,無任何經驗可借。自1788年以來,澳大利亞從未發生過戰爭,一直處於和平時期,加之澳洲大陸遠離政治中心,孤懸於南半球,四面皆茫茫大海,突然戰爭到來,而又要使國內生活戰爭化,確是一大難題。
在這一點上頭,澳大利亞甚至做的還不如汶萊共和國,汶萊自從與澳大利亞同一天向德國宣戰後,就迅速的開始了國家軍事化管理,出臺了大量的戰時體制,整個國家機器運轉了起來,並沒有絲毫的混亂。
澳大利亞與汶萊共和國在研討之後,決定效仿汶萊共和國,在對德宣戰後兩個月,便派出第一批遠征軍去歐洲,約2萬人的兵力。
萊共和國雖然在之後攻佔了德屬殖民地,並且分兵駐紮,甚至還秘密的跟日本在塞班島幹了一仗,但仍然承諾有效,依然會派遣兩萬人的兵力,並且將海軍交給英國海軍部指揮。
畢竟汶萊共和國也不能太過冷漠,對於名義上的母國還是要貢獻一份力量,起碼錶面上要跟澳大利亞一樣賣力。澳大利亞政府將其戰艦連同海軍士兵2萬人交由英國海軍呼叫,提出的口號是“拯救帝國,保衛澳大利亞”。
第一批遠征軍全系志願入伍。,澳大利亞政府在參戰後號召人民自願報名入伍,報名十分踴躍、積極,很快達到數萬人,與此同時政府還大規模地製造各種軍需品,如馬車、馬具、制服、槍支、彈藥、船隻,準備糧秣和醫藥品。
而汶萊共和國也不示弱將大量的國民武裝起來,號稱要建立一支超過5萬人的土著軍隊,分兩批前往歐洲戰場。''
在海軍方面,汶萊海軍的權要勝過於澳大利亞海軍。
“澳大利亞”號戰列巡洋艦是澳大利亞海軍的旗艦,是英國作為債務償還的一部分給澳大利亞的。該艦去年6月建成,造價1783190英鎊,搭載4座雙聯裝45倍徑305毫米主炮,之前參加了搜捕斯佩艦隊的行動,為海上航渡的澳新兵團運輸船護航。
萊共和國海軍雖然沒有這麼具有一定威懾力的戰列巡洋艦,但是“沙巴”號巡洋艦搭載的九門203毫米主炮,憑藉著強大的續航力以及較快的速度,同樣受到了英國皇家海軍的青睞。
而汶萊海軍當初為了保留一定的性,自顧自的向中國訂造了全部戰艦,還曾經使得英國皇家海軍極為不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