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第1/4 頁)
“求我是沒有用的,你們且去求苦主。人家也受了冤屈,卻去求誰去?她的名節是你損的,你還說的出口?”
姚福升向莎蓮娜一指,搖頭嘆息。
俞德明自知無法在姚福升面前說假話,哭著道:“我本來是看莎蓮娜美貌,一時逢場作戲,真珠胎暗結,我也是情願娶她進mén的。只是,只是,我江左百姓與俄羅斯人有仇,他們霸佔著我們的土地與房屋,百姓如何看我,將來我與莎蓮娜生的孩子又將置於何地?”
這番話倒是讓李安生重新對他生出了一絲憐憫,終於肯說了些有擔當的話。
姚福升大怒道:“李大人三令五申,從今往後,兩族人民同為一家,同舟共濟。過往的仇恨也不該用在他們身上,他們也只是些窮苦百姓。總有那麼一xiǎo撮別有用心之人或是xiǎojī肚腸之人,偏要從別人的苦難身上,才能夠得回滿足,這種滿足是否太過無恥?”
李安生生出了知己之感,姚福升這番話極具後世的某些思想特點。
這個時代敢娶外國nv人的,極少極少,即便有,也要給當成另類,子nv又是hún血,難免給人瞧不起。
姚福升卻看的很清楚,這是個機會,藉著這個由頭,倒是能想辦法推動民族之間通婚,用婚姻來緩和兩族人民關係。
李安生想得卻跟他不一樣,他是個後世的xiǎo憤青,自然能夠想到,與俄羅斯族人通婚,幾十年下來,就能徹底的吞沒這千餘名純種俄羅斯人,中國人的人口基數在那裡,更何況,中國本來就是個喜歡相容幷蓄喜歡同化別的民族的高手。
莎蓮娜為何肯嫁給俞德明,還不是因為中國人吃香,種田種的好,還有各種手藝,也不像俄國男人一樣粗暴無理,對nv人體貼,簡直就是一萬個的好。
既然中國男人如此佔優勢,那麼將來俄羅斯男子的結婚成本就要高速增長,人口必定會此消彼長。
我們應該鼓勵更多的俞德明們前去勾引更多的莎蓮娜們啊。
懷著這樣的心思,姚福升與李安生一老一少兩隻狐狸yīn笑著,迅速的斷了案子。
讓莎蓮娜跟老爹回去,由俞家擇吉日按照中國民間風俗過上一遍,直至將她娶進mén。
不用讓兒子發配新疆,俞家是千肯萬肯。
另外,為了怕莎蓮娜到了俞家受到迫害,引出更大的民族糾紛,李安生臨時想出來一條,經過了姚福升的認可:凡是中俄通婚,家中分配給中/俄一方的田產,不用jiāo稅;凡是hún血子nv,都能享受免費讀書的權利。
這條規定讓百姓歡聲雷動,許多未婚青年都在琢磨著,是不是趕緊對某個看中的俄羅斯美nv下手,可別給別人半道劫走。
現在地多人少,俄羅斯大洋馬又中看又中用,下得了地又上得了chuáng,還能免稅,生的xiǎo孩也要高人一等,不用愁被人罵做咋種,這可是好事啊。
俞德明也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將來說出去,他還面上有光。
於是,俞家歡歡喜喜的回去,一路還跟莎蓮娜與她老爹互相賠禮道歉,語言不怎麼通暢,可是都快當親家了,那個熱乎勁啊。
一場衝突變為喜事,皆大歡喜,圍觀群眾開始陸陸續續的散去。
也有剛才人群中互相看對眼的中俄青年男nv故意被人群擠著,擠到了一起,眉目傳情,恨不得立即抓起手來一訴衷腸。
形勢一片大好啊,只等天黑。
姚福升也是不停的誇著李安生,居然想出了這等好辦法,如此一來,民族融合之勢已成,將來略加完善,可以容納更多的俄羅斯人,只要中國人的比例永遠佔大多數,來一個融合一個,來一雙融合一雙。
民族問題可不是xiǎo事,這一千多人俄羅斯族可是千金馬骨,將來能不能大量吸附俄羅斯人,是個關鍵。
姚福升很認同李安生的說法,那就是破壞沙俄的黃俄羅斯計劃,最為重要的就是爭奪對方的人口。
這點是當朝大員中沒有一人提到過的,也不敢想象,俄羅斯人怎麼會為我大清所用。
可是,這是鐵打的事實,許多俄羅斯人也已經對俄羅斯帝國離心離德。
重新崛起為漢唐那樣的老大帝國,就必須要有強大的包容力,具有民族大融合的氣魄,而不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黑龍江從前並沒有這樣的實力,可是,這兩年瘋狂湧入黑龍江的人口達到了一個驚人的地步,黑龍江地方照樣有糧食能養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