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第2/4 頁)
激進與強硬感到擔憂,得罪了英國人,而且英國人軍艦的沉沒似乎也與他能牽扯上關係,英國人雖然沒有證據,但是,一旦橫蠻無理的英國人強行將此事攤到李安生的頭上,必定是一場禍事。
他憂心忡忡,棉紡織業最為重要的便是穩定的局面與興盛的市場,要是給戰事一破壞,幾年都不能恢復元氣。
這幾年雖然國外棉布棉紗傾銷的厲害,但是大生紗廠還是每年都有百萬兩銀子以上的盈利。
李安生提出改善勞資雙方的關係,這點張謇是贊成的,他也在勞資關係沒有解決好上頭吃過虧。
張謇對李安生的一項即將實行的措施很感興趣,那就是在官府與銀行的監管下,建立信用制度,將工廠對工人的福利制度等都計入考量。
凡是合乎規矩的企業,才能夠得到上海金融界得認可,得到貸款,否則,仍然只能依靠傳統的融資方式緩慢的積累資本。
目前上海的錢莊開始紛紛在上海道的引導下,向銀行轉變,金融勢力有聯合起來的態勢。
隨著倫敦資金逐步流入上海,出現了一股投資熱cháo,創造了許多勞動崗位。
上海道衙mén也用了充足的資金進行市政建設,改善城市面貌,吸引就業。
張謇與李安生隨意的閒聊,對李安生透露出來的許多施政措施暗自心驚,無不都是上上之法,在這個時代難能可貴。
他也對李安生如何扶持國內棉紡織行業相當感興趣,這些年除了英國的棉布棉紗,日本也加入到了這一行列。
國內也只有大生紗廠這樣的使用西方先進裝置以及先進管理的企業,能夠與外商抗衡。
他清楚北方已經開始了大規模的優質棉種的種植,奉天的幾家紗廠開始使用國產棉花,據說產品質量相當高。
同樣使用西方先進裝置,加上國產優質棉花,居然使得奉天的幾家紗廠成功的壯大起來,成為了反抗洋人棉紗棉布傾銷的主力軍。
張謇從三年前開始,就一直在關注北方優質棉種的試種,據說這些棉種都是李安生提供的,而實際取得的成績也讓他頗為振奮。
很顯然,關外種植的棉花在質量上是遠遠超過他在南通種植的從美國引進的棉種的。
他早在1901年起就在當時的兩江總督劉坤一的支援下,在呂泗、海ménjiāo界處圍墾沿海荒灘,建成了紗廠的原棉基地--擁有10多萬畝耕地的通海墾牧公司。
要是這10多萬畝的棉田全部改種北方的那種優質棉種,那樣的話,成本上將會得到很好的抑制,優等品率也能高出不少,整體能帶來的利益不是一點半點。
只是他不知道關外遼河平原種植的棉種,在南方能不能很好的適應。
李安生自然清楚他的來意,向他介紹了自己經過改良後的適合南方水土氣候的優質棉種,表示願意經過張謇的手,來大量發放這種優質棉種。
這可把張謇樂壞了,他當場決定將家中棉田的三成該種李安生提供的棉種,這已經是相當大的冒險了,畢竟,很少有人有這個魄力,敢於將三成的棉田來該種從來沒有種植過的棉種。
第二百八十五章 血腥鎮壓
第二百八十五章血腥鎮壓
從陳其美身上搜出來的物件很是奇怪,一把手槍,一把匕首,一封不知道上海灘哪個公館裡頭夫人小姐的情書,一封鴉片,一疊銀票與外國銀行的鈔票,還有幾張賭坊裡頭的契約,還有一張與某個小姐的合影照。
零零碎碎的一大堆東西,可把李安生給樂壞了。
大概是chūn暖花開,chūn光將人尋的昏昏yù睡,這人的腦子也不好使了。
他以為自己是什麼?當英國人的走狗?憑藉他刺殺一位朝廷大員能夠聞名遐邇?
“放開我,你這朝廷的鷹犬,我們革命黨人大不了一死而已。”陳其美臉sè蒼白,sè厲內荏的說道。
李安生徹底無語,見過不要臉的,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明明是受了英國人的收買,居然還以民族英雄自居。
怎麼?自己是朝廷的鷹犬,難道你陳其美就是革命黨中的偉人?捨生取義?
這副醜惡的嘴臉實在讓他噁心,而且革命黨人之中最多的就是這等人,叫他怎能相信革命黨?
後世革命黨為何不能成事,關鍵還是由一幫爭權奪利之輩、江湖會黨以及唯恐天下不luàn之人組成,像蔡鍔之類的天下為公的偉人實在是太少太少。
即便是在新軍革命黨之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