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第2/4 頁)
年未有寸進,反而將所有造艦上的人才與技術埋沒掉,毀了整個中國的造艦工業。
幾年前江南船塢從江南製造局中半獨立出來,實在是神來之筆,擺脫了江南製造局的桎梏,果然出了成績。
江南製造局最初是向上海租界的美國公司旗記鐵廠購買機械廠房和船塢而成立,將原本蘇州洋炮局和由容閎向美國買的機器裝置抵達一起併入而成。
到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製造局造船的部mén獨立,稱作江南船塢,李安生所兼任的江南製造局總辦必定還主管這個江南船塢。
只是,李安生這個總辦為何還要來他的求新機器廠訂造海輪呢?這份訂單給江南船塢不是更好?為他自己新增政績。
江南船塢雖然在造船的成本上比求新機器廠略高,但是人家是官辦的,自然有訂單送上mén來,真要競爭起來求新機器廠還真爭不過江南船塢。
更何況,求新機器廠從來就沒有造過三千噸海輪,頂多就是剛滿千噸的xiǎo輪船。
朱志堯思量再三,還是搖頭道:“李撫臺,這單子我接不了。不說從未造過三千噸海輪,本身也沒這個條件。我要是強接了這單子,江南船塢如何?”
他其實想想辦法,還是能夠在硬體上滿足製造三千噸海輪的條件的,船塢也只要略微整修改造下,他還是咬牙拒絕了這份訂單的yòuhuò,不是為了別的,而是這個風險太大太大,李安生不在江南船塢訂造船隻,卻要跑到他這個xiǎoxiǎo的求新機器廠來,說不定是個大貪官,這樣的人不可靠。
李安生搖了搖頭,這朱志堯太過膽xiǎo,剛剛他一直在仔細觀察對方的言談舉止,都讓他很滿意,又仔細留心了這求新機器廠的格局,別的不說,這朱志堯的辦公室便如工棚一般,簡陋卻乾淨,可見是個創業型人才,又有自己的格調。
“江南船塢?我準備將江南船塢改為江南造船廠,在長興島建新廠,老船塢則逐步改造,為將來造大輪船考慮。黃浦江邊吃水淺,要是同時開造幾艘數萬噸的巨輪,只怕要受到限制,所以長興島的新船塢要趕緊修。”
李安生稍微透lù了一下,將朱志堯唬的一愣一愣。
同時開造幾艘數萬噸的巨輪?這不是在白日做夢吧?
要不是他親眼看到了李安生的官印告身,以及那鉅額存摺,他立即會嗤之以鼻,這是在痴人說夢。
一省巡撫說大話,也不好當面拆穿。
黃浦江邊雖然水淺,但是十萬噸排水量的巨輪建造還是不成問題的,這句話一說出來,就不是內行人,這是mén外漢,而且是在luàn彈琴。
即便是江南船塢,都沒有造過超過5000噸的輪船,更何況萬噸輪?
這不是有銀子就能造的,要有訂單才行,還要有技術力量,哪怕有幾個老師傅也是好的,可從只能修造幾百噸上千噸的xiǎo輪船,到迅速成為能夠建造萬噸輪的大船廠,這個跨度就有些大了。
可以說,上海灘四十餘家船舶修造廠,還沒有一家有這個實力,或許暫時也沒這個野望。
上海最大的船舶修造壟斷工廠,英商耶松船廠與詳生船廠合併的耶松股份公司(以下簡稱耶松船廠),暫時也沒有這個實力,能夠建造萬噸輪。
基本上能夠建造萬噸輪船的都是世界知名船廠,萬噸輪可真不是那麼好建的,或許在李安生那個時代,幾個鄉下xiǎo船廠都能搗鼓一條萬噸輪,可在這個時代,卻不是一般的困難,受制於工業水平啊。
“聽說輪船招商局準備在江南船塢訂造一艘排水量四千噸上頭的長江客貨輪,要是真能建成,可說是咱們中國造船業的一大進步啊。咱麼可從來沒有自己造過如此大排水量的輪船呢,要是這艘船建成了,那萬噸輪也就快了。”
朱志堯試探著說著,好像很隨意的樣子。
招商局的這艘長江客貨輪已經引起了整個滬上的關注,聲勢不是一般的大。
這造船的確是如此,噸位越造越大,經驗很重要,不斷積累的硬體也能逐漸的派上用場。
李安生依稀記得後世一戰的時候,江南船塢就為美國造過多艘萬噸輪,也不過是用了幾年的功夫,就迅速完成了飛躍。
“慢,我還嫌慢,我還沒有到蘇州去應個景,便跑來上海,不就是為了這江南船塢麼。我準備一次xìng給他們兩條萬噸輪的訂單,真正的遠洋輪船。不然我為何要讓你求新機器廠趕緊擴張,江南船塢專注於萬噸輪,難不成所有的中xiǎo輪船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