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第1/4 頁)
要把革命中心轉移到長江流域,這是一種敢於肩負起領導責任的勇氣。
現在只有他宋教仁等人挺身而出,他願意為此背上背叛、分裂等罪名。
要是能夠爭取到李安生與程德全這兩位滿清大員,那麼,他揹負這些罪名也情願。
“我承認,同盟會的情況很不樂觀。但是,我們也在尋求辦法解決。同盟會將來即便不為執政黨,只要能夠推翻滿清,實現民主共和,任何代價,我們也能承受。”
胖叮噹也不想跟他辯論下去,說道:“同盟會不能代表所有人民的利益,我的願望,是由許許多多的政黨與政治團體湧現,告訴人民什麼是民主共和,引導人民如何行使他們的權力。真正的民主共和,是由人民完全治理自己。我們的人民民智未開,容易受到野心集團與軍閥政客的利用,所以,將來我很害怕。害怕我國的民主共和的道路會出現曲折,出現挫折。”
“這也是你的兄長李撫臺李大人的態度嗎?”
胖叮噹停頓了一下,緩緩的點了點頭。
他剛才跟宋教仁辯論的時候,開始還帶著點戲耍的心思,可一不小心搜尋了一下資料,找到了宋教仁的一些軼事,不敢再看輕對方,而是代之以尊重。
這傢伙後世給刺殺之後,臨死前只說了三件事,一件是將自己歷年積存的書籍都捐給南京圖書館,二是說他家裡窮,還欠人債,債由趙秉鈞給還了,可老母無人贍養,求同仁代他贍養,最後則是勉勵同仁,繼續奮鬥。
這樣的人,倒是還蠻讓人敬佩的,胖叮噹如是想。
李安生正在到處搜尋人才,這個宋教仁便是人才。
宋教仁想著要拉攏李安生,李安生為何不能反過來將宋教仁收入麾下任用呢。
“軍人的職責,是保家衛國。……這個國家不是一家一姓的,也不是一族或者一個民族的。我們所要保衛的國家,是屬於所有中華民族兒nv的國家……”
“……任何想要侵犯我們的國土,侵犯我們的主權,侵犯我們的人民自由權利的,都是我們的敵人。這樣的敵人,既有外來的,也有內部的。……。我們要保衛人民的生命,也要保衛他們自由享受治理國家主權的權力。任何想要將**橫加在人民頭上的人或者集團,都是我們的敵人。”
“……立憲,乃是時代之cháo流。朝廷正在進行積極預備立憲,何時能夠見到,我們拭目以待。但作為新軍將是,我們的目標,則是加緊提高自身的戰鬥力。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們,你們將來要打戰,打大戰打苦戰,打生死之戰。……”
李安生那天在新軍會cào時所說的話,很多宋教仁都知之甚詳,能夠背誦的出。
這簡直就是在對著清廷**制度宣戰,在向著阻撓立憲的頑固分子宣戰。
每每想來,宋教仁都是熱血沸騰,彷彿看到了革命成功的希望。
江蘇新軍會cào,聲勢浩大,而且江蘇還將出現新軍第十一鎮,加以利用,兩鎮兵馬加上全國呼應的組織與武裝,清廷傾覆在即。
所以,他無論如何要說動李安生舉義,無論如何都要說服李安生加入到革命行列。
民智的確未開,但是,要緊的是先實現民主共和,只有讓人民先得到自由,才能進一步引導他們真正接受民主共和。
在胖叮噹的引薦下,宋教仁如願以償的見到了李安生。
說起來,李安生還要承宋教仁的情,當年他與吳祿貞一同在間島跟日本人周旋,憑藉的還是那個時候吳祿貞與宋教仁打下的堅實基礎。
當年日本強索間島,宋教仁聞此義憤填膺,裝扮成日本人打入長白山會。進行了實地考察,蒐集了第一手資料,還將長白山會製造的全部偽證拍照攜歸。
經數月努力,宋教仁在縝密考證基礎上,寫成了《間島問題》一書。書中宋教仁援引了大量中國、朝鮮、日本的歷史、地理文獻典籍和公私記載,並運用自己豐富的國際法知識,論證“間島”地區從周秦以來一直是中國設官管轄之地,揭露了日本的侵略野心。
《間島問題》書成後,日本當局深恐清政fǔ以此為據,戳穿其編造的偽證,先是離間,勸說宋教仁不要幫助害他的政fǔ;後又以鉅款購買該書版權。但宋教仁富貴不yín,拒賣書稿,以民族大義為重,向清政fǔ提供了有關資料。
後來清政fǔ因有宋教仁的書稿,使日方製造的謊言和偽證難以成立,被迫放棄侵吞yīn謀。
正因為此,人們在論及此事時,謂之為“一本書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