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1/4 頁)
“好……,只要陳校尉能夠完成朕這次交代的任務,剛才朕所言的封侯拜相自是不提,光是陳校尉的子孫後代,只要我大漢王朝還在一日,朕卻也會給他們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撫掌而笑,劉辯語氣陳懇的向陳凌許下了自己的諾言。
聽見劉辯許下這麼豐厚的諾言,即使陳凌這般的敦厚之人卻也知曉劉辯即將要吩咐的事情必然是非常的危機、非常的重要。
不過陳凌先受劉辯再生之恩,又受劉辯今日如此禮遇之待,對於現在的陳凌來說,就是劉辯讓他現在去死,陳凌卻也不會有絲毫的猶豫。
而這,卻也正是三國古漢之時一種社會風氣使然,那時候的社會風氣講究誠信、仁義,有恩必報。哪怕是簡單的知遇之恩,卻也往往會讓很多身負驚天智謀之人憤死效力終生。在這種風氣之下,就是諸葛武侯這樣的驚世神人卻也沒有能夠逃脫,這陳凌又豈會僥倖呢。
“皇上就請吩咐吧。陳凌就是憤死也必定完成皇上所託付之事。”陳凌腰身一挺,神情沉重無比的緩聲說道。
“好……,這才是朕的好臣子、大漢的忠臣。”淡淡的稱讚了一句,劉辯沉聲的說道:”陳校尉,你可聽聞過西涼董卓此人?”
“董卓?”陳凌很是錯愕的自語一聲,隨即就恭敬的對劉辯說道:“皇上說的可是現在的涼州刺史董卓董涼州?”
“不錯。正是此人。”面色陰冷的回應了一聲,劉辯一指河東郡的方向,緩聲說道:“根據快馬傳回來的訊息,董涼州不日就將率領著他旗下的數十萬大軍趕赴到京畿洛陽重地。”
“董涼州進京?他一屆外放州牧如果沒有皇上的聖旨是不可以輕易的率軍進京的?難道這是皇上安排前來平定朝中叛亂的?”微微一愣,陳凌很是疑惑的說道。
“哼……,平叛?”冷冷的低聲悶哼一聲,劉辯面色稍微的有些難看,沉聲的對陳凌說道:“這董涼州是奉大將軍鈞旨前來洛陽誅殺十常侍的,可是這董卓尚未進京,大將軍卻先身死在張讓幾人之手。而朕今日所要交付給陳校尉的任務,卻也和這董涼州有著偌大的關係。”
劉辯這一番言辭關及到朝中的軍機大事,陳凌就是身為何進的心腹將校卻也並不知曉。但陳凌久在官場,卻也知道什麼該問。什麼不該問的道理。所以在聽見劉辯的話之後,陳凌並沒有任何的言辭,只是恭敬的站在劉辯的身前,靜靜的等候著劉辯下面的吩咐。
滿意的點了點頭,此時的劉辯卻是越來越喜歡這陳凌了:“陳校尉,董涼州輕身率領數十萬大軍前來洛陽,朕對他的意圖並不是很知曉,所以待得朕今日收攏了西園宿衛新軍之後,朕想讓你攜帶一支西園新軍投身在董涼州旗下,為朕將此人監控起來。”
頓了一頓,劉辯狠狠的一甩手中馬鞭沉聲說道:“一旦董涼州有所異動,陳校尉要即時的稟報與朕。這件事情陳校尉可敢接受?”
聽到劉辯之言,陳凌的身體微微的一晃,雖然劉辯話語之中只是吩咐讓他監控董卓,但陳凌又那裡會不清楚劉辯話語之中所隱含的深意。劉辯這是讓他在董卓有異動之時,在董卓的內部協助與劉辯將這一方大員斬殺啊。
想明白這些之後,陳凌心中對劉辯暗暗心驚不已,這劉辯剛剛才多大啊。居然就有如此深沉的心機,這份未雨綢繆的算計,卻是讓陳凌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怎麼了?朕的大漢校尉不敢接受嘛?”嘴角勾起一絲笑意,劉辯略帶諷刺的說道。
“皇上,微臣接受。”用力的一抱拳,陳凌對著劉辯施了一個軍禮沉聲的說道。
滿意的頷首,劉辯用力一夾馬腹,待得坐下寶馬緩緩向前邁動步子之後,劉辯才向陳凌說道:“陳愛卿,陪朕走走吧。”
陳凌奇異的看了劉辯一眼,隨即無言的跟隨在劉辯的身側,雖然在劉辯的身邊,但陳凌擔負著劉辯的護佑重則,卻那裡敢有一絲的攜帶。只得抽出腰間寶劍,一路謹慎的看著四方的動靜。緩緩而去。
就這般,劉辯一行人在天色剛剛放晚之時卻已經來到了黃河渡口小*平津。小*平津所為與洛陽城最為接近的黃河渡口,在黃河水勢減少之時,一直就是北方鮮卑叩擊洛陽的畢竟之路,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歷來的大漢帝王在小*平津都陳放了數萬的大軍。
而在靈帝與何進設立西園宿衛新軍之後,小*平津附近陳設的軍隊更已經達到了一個恐怖的數字,可以說,在洛陽三輔之地,小*平津附近的軍隊已經佔據了半數以上的數字。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洛陽作為大漢王朝的權利中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