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3/4 頁)
告狀嘛,又不是隻有他們會。所以跟奏摺一起送過去的,還有皇后的家書。
而面對皇帝,皇后可以用的手段,可要比朝臣們多出不知多少去。
她先在信裡動之以情,極寫兩個孩子尤其是年年有多思念父皇。
當然,雖然她運用了一些修辭手法,但年年很想念父親卻也是實情。畢竟李定宸一向最為寵愛縱容她,他不在,越羅看得緊,年年的日子可沒有之前好過。
孩子雖然小,但已經知道誰更能保護自己,經常拉著越羅的手問“父皇呢?父皇怎麼還不回來?”
尤其是夜裡睡覺之前,撅著小嘴,看起來委屈得要哭了。
看得皇帝眼淚汪汪,簡直恨不能立刻就趕回京城去,抱抱自己的親女兒。這思念之情一起,對皇后後來提的種種建議,自是照單全收,無有不應。
然後再看到奏摺,便不免認為他們大驚小怪。
不提公主想學什麼都沒問題,就說李定宸有心推廣雜科雜學,那麼皇室就要做出榜樣。讓皇子皇女去學習這方面的內容,正是個最好的方式。
他以前還擔憂過以後冬生選不出合適的太子妃來,若是能從如今開始,讓天下女子也學這些東西,將來自然不必再為這個發愁了。
於是皇帝提筆在奏摺上批覆,表示皇后一片舐犢之情,凡事都為孩子考慮,並無不妥。關於公主的教育問題,就全權交給她負責了。前方戰事吃緊,這種小事以後就不要拿來打擾朕了。
而在李定宸表明態度之後,越羅才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
她不單是要讓公主學這些東西,還打算擴大範圍。於是以公主需要伴讀的名義,下旨命在京官員將年齡在三到五歲的孩子送進宮學習。
聽起來很正常?如果她不是想讓所有適齡的孩子全部進宮,而只是從其中挑選幾個的話,的確是的。但在這個多子多福的年代,只要條件允許,大多數官員家中都是妻妾子女成群。在京數千官員之中,就算只有百分之一的人家中有適齡女兒,那也有幾十人了。
再沒聽說過皇子皇女選伴讀,需要那麼多人的。
而皇后顯然沒有開玩笑的意思,因為她已經命人在後宮之中騰出一個宮殿。反正現在後宮空虛,雖然很多宮殿已經被挪作他用,但空置的地方卻還是很多。非但可以容納那麼多人一起授課,就是留她們在宮中住下也沒問題。
家中有這個年歲小女兒的官員們不由憂心忡忡。
本來給公主伴讀不是壞事,天家貴女,又如此得皇帝寵愛,就算只跟在她身邊一段時間,好處也是盡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現在他們更想寫奏摺去告狀了。
奈何皇帝一早下過令,這等“小事”不必打擾他,由皇后裁決即可,他們也只能含淚把自家女兒送進了宮。
年年是個性子有點獨的小姑娘,畢竟在宮中的生活環境就是要星星不給月亮。但總是隻有自己和哥哥兩個小孩,其他都是大人,不免無趣。如今忽然來了那麼多的小夥伴,她簡直快要樂瘋了。
就連原本因為看到冬生每天辛苦上課所生出的那一點抵抗心理,都徹底消散,非常積極主動自覺。
被比下去了的冬生委屈的看著自家親孃。
越羅被他看得心虛,只好揉了揉他的頭頂,安撫道,“你是皇子,將來會成為儲君,再將來會成為皇帝,承擔起這萬里江山的重擔。你學的是帝王之術、天子之道,不是普通人能學的。”
冬生雖然懵懂,但對自己的身份已經有了意識,聞言也只是點頭。
越羅湊到他耳邊低聲道,“不過身為皇子,只在這宮裡,有些東西永遠學不到。等你再大些,我求你父皇放你出去,在外頭歷練一陣。”
冬生的眼睛立刻亮了,“真的?”
“自然是真的。”越羅道,“不過得等你把該學的東西都學了,讓你父皇滿意。”
雖然就像是在眼前畫了一張大餅,實現已經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的事,但冬生年紀小,考慮沒那麼周全,已經非常高興了。就連那些枯燥乏味的課程,似乎也不那麼難以忍受。
像是因為準備公主上學的事被勾起了興致,越羅接著又召了兩位閣臣前來商議,預備在京城開一家女醫學堂,從民間招收女童學習醫術。因為男女授受不親的規矩,如今女子看病殊為不易。就連達官顯貴王公勳戚家的內眷,也只能請了太醫,隔著簾子看。若是能讓女子學會醫術,以後開設女子醫館,則可惠及天下女子。
這是善政中的善政,然而兩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