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4/4 頁)
這一點李定宸顯然也想到了,他點頭道,“所以最重要的還是將這些法律推廣開去,叫所有人都知曉。如今律法幾乎廢棄,無非是因為百姓都不知曉。若能使之深入人心,如‘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這般人人皆知,想來也就能長久流傳了。”
雖然很難,雖然會有很多阻礙,但他們也還有很多的時間,不是嗎?
第129章 番外三 分權之道
可能每個當皇帝的人,內心裡都想要將這江山千秋萬代的傳下去。
李定宸亦未能免俗。
但他不僅是想想,還在琢磨著自己能做點兒什麼,好讓大秦的江山能夠更好的傳承下去。
重新立法,便是這種嘗試之一。不過這是一條漫漫長路,短時間內看不出個結果來,倒是另一件他想了很久的事,可以開始著手安排了。
縱觀整個華夏曆史,其實就是權力鬥爭的歷史。早先,秦漢以前,皇帝忌憚的物件是諸侯和藩王。因為諸侯有兵有地有糧,完全可以自立,隨時都能造反。為了收回這種權力,皇帝一邊打壓諸侯和藩王,一邊提拔自己的親信。結果就有了外戚之亂。
後來皇帝連藩王帶外戚一起警惕,就開始扶持朝臣,卻漸漸形成了世家把持朝政的局面。
再後來,為了壓制世家,皇帝開始扶持寒門出身的臣子。武將手握兵權容易出事,天然就會成為皇帝壓制的物件,於是由科舉而出身的人漸漸聚攏在一起,形成了士族。他們個人的力量不大,但結合起來,卻能成為能夠左右皇權的存在。而其中代表,就是相權。
不是因為宰相個人能力如何,而是因為他身後站著整個文官集團。而打壓了這一個宰相,朝臣們同樣能夠捧起另一個。
這是集一代又一代的統治者所有的智慧,逐漸推演出來的發展方向。在當前的情況下,已經是最好的辦法了。畢竟文官們都盯著相權,便是皇室發生了動盪,他們也更傾向於扶持傀儡皇帝而不是自己擼袖子上。
所以李定宸現在要面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