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1/4 頁)
於是下令,讓部下捕獲婦女和兒童,蒸熟分配給士兵當飯吃。
每攻下一座城鎮,朱粲就傳命把弱小的男女分給各部,需要時就殺著吃。
其實,在這亂世,易子而食並不罕見,可如此堂而皇之將吃人當成理所當然,並鼓勵軍隊行此慘絕人寰之事,絕對不得人心,難成大器!
第042章 宵小之徒
此外,還有些哪路義軍又躥起,哪家又想造反,酒客們均是胡吹亂侃,天花亂墜,好像大家都比諸葛亮還要聰明幾倍,把天下大勢看得通透。WwW、QunabEN、coM
凌風聽得大為搖頭,不見有提及李閥的,倒對楊廣的事都特瞭解,定是有心人宣傳的結果。這時均是直呼其名,無半分敬意,讓他心中一凜,莫非南陽也為地方鄉紳控制了?
細聽下去,任誰都曉得隋王朝走到末路了,想來隋帝楊廣也是如此想的,只是醉生夢死,不敢面對罷了。
今年年初時,他令江都造新船數千艘,要新船比舊船更大更美觀;又令毗陵郡集十郡兵數萬人,在郡城東南造宮苑,周圍十二里內建離宮十六所,制度仿照洛陽西苑,華麗更超過西苑。
幾年來他一直睡眠不安,夢中常驚呼有“賊”,要幾個婦人象搖撫小兒那樣搖撫他才能入睡。有一次,大業殿西院起火,他以為“盜”來了,大驚逃入西苑,藏匿在叢草間,火止才敢出來。
由於江淮義軍較少,他便離開洛陽去江都。
出發時,一個小官崔民象上表諫阻,他大怒,殺!
走到汜水,又一個小官王愛仁上表請還西京,殺!
到梁郡,有人攔路上書,陛下若去江都,天下就不是陛下的天下了,一樣被殺!
大官們怕死不敢諫,讓小官諫,小官被殺,讓無官位的人諫。他呢,不論是誰諫,來一個,殺一個,表示去江都的決心。
楊廣到了江都,接見江淮地方官,專問獻禮多少。禮多的升官,禮少的黜免。
江都郡丞王世充獻銅鏡屏風,即升江都通守(副太守),歷陽郡丞趙元楷獻異味,即升江都郡丞。
因此地方官儘量蒐括,製備禮物。江淮民眾賦稅奇重,生計斷絕,開始採取樹皮草葉充飢,後來什麼都吃完,逼得人相食。官府積儲食糧還很多,誰也不肯發倉賑濟。楊廣這個民賊不敢再遊玩了,坐在江都宮裡,無惡不作。
凌風聽得直嘆,這些事都是有目共睹,假不到哪去。
原先在華夏時,他曾對楊廣的遭遇還深表同情。
就說弒父殺兄吧,那也是唐吏所編,勝者王侯敗者寇,隨他們寫了,不定有這事呢。他建造東都,開鑿大運河,均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便是使他下臺的三徵高麗,亦是歷來統治者必然要做的。
按《史記》所載,高麗那彈丸之地,在漢前便是華夏領土,由他取回有何不可?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不一樣數度出征高麗,在高宗手中滅掉它?
但站在這個時代考慮,他給底層的人民傷害太大了。
他用民過重,急功近利,正是他失敗之處。
三駕遼東不僅消耗了大量自己的主力軍隊,而且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本身修建大運河就傷民大重,損傷國體。一系列開疆拓土的戰爭,也同樣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他因過分自信與輕敵,導致第一次徵高麗的失敗,並陷入戰爭泥潭,致使不滿計程車兵發動兵變,人民也為逃避沉重的負擔紛紛起義造反,為大隋王朝的覆滅打下了伏筆。
但大隋是有能力平定起義、叛亂的,只是由於他本身性格驕傲,經不起打擊,從此一蹶不振,沉迷酒色,不理朝政,任天下如此亂下去。
宋月媛見他感嘆,不由道:“想不到你對這個昏君還如此感興趣。”
凌風搖頭道:“當然不是,只是想,若人類沒有這麼多的貪念和**,那該多好。”
宋月媛笑道:“那才是不可能的,或許正因為人類的這些貪慾,社會才有了不斷發展前進的動力。”
凌風愕然,這道理若由他說出並不驚奇,可出自一古人之口,就匪夷所思了,難道她也是穿來的?
宋月媛見他驚訝的樣子,解釋道:“不是人家說的啦,只是大兄曾有感而發,人家借來罷了。”
凌風略有些失望,一個人有個天大的秘密卻不能傾訴,實是件難受之極的事,要不然也不會有《國王有個驢耳朵》的笑話了。同時對天刀宋缺有了些好奇,那也是《大唐》中的BOSS級牛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