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3/4 頁)
算上先一步增援東郡的曹操那一萬人,以及在陳留扶溝縣等待會合的趙玹部。
而馬元義和卜己那邊就不同了,兩人收攏兗州東部諸郡和青州西部迅速發展起來的黃巾,初步估計也有十餘萬。雖然這些散兵遊勇短時間內不可能成氣候,但其中的精銳戰力恐怕也有數萬人之多。
也正是因為顧慮到這點,所以為了謹慎起見,皇甫嵩並沒有盲目地急行軍,而是沿途儘量徵召各地的郡府兵協助。這樣就導致了行程十分緩慢,八天之後才抵達陳留郡濟陽縣。
不過可喜的是,兩萬多人的大軍也擴充套件到了近四萬人,雖然那些郡府兵的戰鬥力明顯差了主力軍一截,但是也足夠了。畢竟馬元義和卜己手下的人馬不可能有潁川、陳國、汝南這邊的黃巾主力那麼強。
而在濟陽休整的時候,東郡也傳來了好訊息。先一步會合了趙玹的曹操,率領著一萬四千人竟然解除了濮陽之圍。這可讓一向沉穩的皇甫嵩都是激動了很久,眾將也是長長地舒了口氣,畢竟濮陽有失,不管什麼理由,承擔一定的責任總是難免的。
不過比較而言,王旭卻對曹操解除濮陽之圍的方法更有興趣。因為根據曹操信中所說,目前馬元義與卜己已經完全佔據了黃河以北的東郡大部分地區,往北已經與冀州黃巾逐漸相連!
而曹操在瞭解了局勢後,立刻察覺到了濮陽的重要xing,一旦濮陽失守,那麼黃巾大軍就能在黃河以南有立足之地。到時候只要扼住濮陽西南方的燕縣、白馬,以及東南方的濟yin郡離狐縣,形成戰略縱深防線,將極難攻取,而且也會讓其完全抽手往東邊的青州擴張。如果青州西部諸郡再失守,那麼整個黃河下游就被其完全掌控。待那時候,黃巾勢力就算真正立足了腳跟,要想平定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所以曹操當機立斷,首先虛造聲勢,讓一萬多人擺出了皇甫嵩大軍來到的樣子,使得馬元義與卜己極為顧及。這時候他又出奇兵,以一萬人馬繞道猛擊濮陽以北的黃河渡口,截斷黃巾退路。本就心懷疑惑的馬元義當然上當,以為朝廷是要先斷其後路,然後逼其決戰於濮陽城下,害怕遭到三面圍攻的他不得不火速退兵。剛好中了曹操的圍魏救趙之計,乘著濮陽圍城之勢解除,他立刻回軍濮陽,並且和這邊負責造勢的趙玹一起開進了濮陽城。
此刻方知中計的馬元義卻已經無可奈何,有了曹操這一萬多人馬的增援,要短時間內強攻下濮陽已經不現實。想到皇甫嵩大軍已經開來,害怕陷入進退兩難之地的他也果斷地退回了河北,只是緊守住黃河北邊渡口。
王旭心裡對於曹操這番舉動是非常佩服的,完全是在最不利的時刻做出了最有利的舉動,改變了整個戰場局勢。如果他是主將的話,此戰勝利,一定給曹操計首功,當然現在他還沒這個資格!
不過,即便濮陽之危已解,現在的形勢也同樣不容樂觀。馬元義退回黃河以北不代表他就想坐以待斃,他的意圖明眼一看就知道是意圖避開朝廷主力,騰出手來打青州西北部的平原國,然後控制整個黃河北岸。
到時候他據黃河以守,處於不敗之地,然後迅速發展,一面往黃河以南擴張。一面也可以分出精銳回北方,與張角三兄弟的黃巾主力一起將董卓吃掉,控制整個冀州,繼而稱雄黃河下游以北的所有地區。到時候再攻略兗州與青州,並配合全國各地零星地黃巾散卒,那這漢朝還真是有點危險了。
因此,王旭對目前的形勢也是有點擔心的,畢竟隨著自己等人的到來,歷史終究還是改變了。按歷史上的程序,馬元義早該死了,卜己也只有兩三萬兵馬,被輕鬆平定。
但現在看來,雖然黃巾的平定仍然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但卻明顯變得更加困難。至於皇甫嵩等人所期望的董卓,王旭是壓根對他不抱任何希望,那肥頭大耳的傢伙,再過段時間就得被撤了!
所以,一旦時間延長,必然會影響今後的局勢,要不了多久,漢朝西北的天,可同樣要變的……
公元184年四月初,皇甫嵩的大軍終於抵達了東郡濮陽!
由於沿途徵召了不少各地的郡府兵,再加上東郡本地人馬,大軍迅速擴充套件到了近八萬人,只不過其中精銳的仍然只有那不到四萬的朝廷主力!
同一時間,黃巾軍的動作也非常快,短短一段時日,已經聚集發展到近二十萬人,不過其中比較有戰力的兵馬只有不到十萬,精銳部隊大概在四五萬左右。其中,馬元義親自率領七萬人駐守黃河以北,防禦朝廷主力大軍,其中就有三萬多精銳。而這期間卜己也率領其餘人馬殺向了平原國,可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