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部分(第1/4 頁)
說著,他已經漸漸走遠。
“還有,將我那四個外甥也一同找來,特別是羊徽瑜和羊祜,我想見見這幾個小孩子!”
其實,自從王旭意識到蔡琰的姐姐代表什麼,羊家意味著什麼的時候,他的腦中就已經有了個大概。
羊家在歷史上的這一時期,那是多麼顯赫?
羊秘,羊續長子,曹魏京兆太守。
羊衜,羊續中子,曹魏上黨太守。
羊耽,辛毗的女婿,辛憲英的丈夫,官至魏國太常。當然,現在的他因歷史改變而來到楚國,肯定沒機會娶辛憲英這個奇女子了。
至於他們的下一代,那就更不得了,幾乎全是魏末晉初的名臣,其中以羊枯和羊徽瑜為最,羊徽瑜乃是司馬師的妻子,後來更被司馬炎追諡為景皇后,以賢良淑德聞名天下。
羊枯更是一個真正德才兼備的人,魏末晉初的名將,真正列入歷史名將錄的人。
只是記憶中,羊枯和羊徽瑜應該好像還要晚幾年才出生,不過羊家現在這十幾年的生活軌跡已經改變,因為蔡邕而使得生活更早穩定下來,那麼羊枯和羊徽瑜的出生似乎也就在情理之中。
早前他不知道此事,現在從蔡琰口中得知,怎麼可能放棄羊家這批人才!(未完待續……)
第八百五十七章蔡文姬的請求:
第八百五十八章 有志氣
王旭獨自回到勤政殿,宮女隨之端上來熱茶,他輕輕飲了一口,閉目沉思。
楚國今後的側重點在五個方向,一個是內部體系的徹底完善,二是全國發展的持續有效推進,三是涼州的穩定,四是為再次興兵北伐做準備,至於第五便是功臣的升遷和改任。
俗話說,亂世容易建功,可也正因為如此,有時候讓人很難去做出安排,何況這個時期的頂尖人才實在太多了,在一個範圍內,變得極難安排。好比楚國現在,益州刺史空缺,天水、安定、隴西三郡太守空缺,涼州各郡太守還沒有正式認定,更不要說很多其它的位置,可謂缺人。
可事實上,又有能人閒置著,比如董和,其不管是才能和功勳,都足以位居九卿或者改任將軍府高層,可現在哪有適合他的位置?
因此楚國現在的體系可謂是缺少中高層以下文武,而有些本該進一步升遷的功臣卻沒有位置。
這個時代太過璀璨,極大的壞處就是頂尖人才太多,再加上征戰密集,這些人才積累了大量功勳,很難做到真正的均衡,董和早就該位居九卿以上,可現在能夠換誰?換誰都是錯!
曾經王旭很不理解為什麼曹魏和吳國後期,單是大將軍名號的將領就有那麼多,有了徵南將軍,又弄出個徵南大將軍,徵北大將軍。有了驃騎將軍,又弄出個左驃騎將軍、右驃騎將軍。
其實就是臣子功勳太高,沒法往上封了,就乾脆設些亂七八糟的最高層職位出來,這個時代是古今以來戰爭最密集,跨度時間最長的統一戰爭,再加上湧現的人才巨量。且很多尖端人才的能力相當,因而才成那副模樣。即便是戰國時期,也同樣沒這麼密集。且沒有這麼集中的出現人才,那個時期的統一戰爭不過是始皇帝繼位才算開始。六國根本打不過,沒用太長時間。
現在王旭就面臨著人才任用的煩惱,有功就得賞,有才、有資歷就得升,這是御下必須的手段。
他身前的桌岸上,擺放著一張大大的絹帛,標註了很多空缺的重要職位,而那些職位後面的人選卻是花得亂七八糟。旁邊還堆放著厚厚一疊資料。那是由尚書檯整理而出的,是許多重臣的功勳簿和資歷表,甚至包括能力的著重描述。
閉目思考了也不知道多久,王旭終於睜開眼睛,從胡床上直起身子,喋喋自語:“楚國的體系還是不適合虛設太多職位,若超出太多,必定生亂,只能先委屈董和了!”
說著,他已是伸手抽出筆架上的毛筆。緩緩書寫。
“董和改任尚書,尚書張松出任益州刺史,桂陽太守公仇稱遷任尚書。李朝出任桂陽太守……”
正在其用心思考時,偏殿外卻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不多時便聽女官在門外報說:“啟稟楚王,諸葛臣相剛剛派人送來急報,讓奴婢轉呈給王上,請求王上定奪!”
“臣相送來的?”王旭放下手中的筆。“那你先拿進來吧!”
片刻之後,王旭看完急報,瞬間大怒。
“好個彭羕,這才到武都接任太守多久?一沒見政績。二沒見功勳,三沒有資歷。本王囑咐其招降武都氏王楊僕一事還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