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第1/4 頁)
十二扇的屏風必然小不了,抬出府時一定會落人眼目,薛嘉言不用特意打聽,隨便聽一耳朵就知道了。
並且,這還是份重禮。
薛嘉言說這個也是閒扯,想到哪說到哪,但方寒霄聽得微微眯了眼,他很快聯想到了,薛鴻興那兩次據說很得聖心的私下面聖裡,唯一在場的,就是吳太監。
他不確切知道吳太監置宅的時間,但可以肯定,一定是在面聖之後。
他寫:你家從前和吳太監有私交?
“上哪裡有!”薛嘉言立刻否認,“這個太監都不知道怎麼就冒出來了,別說我們家了,我看京裡,就沒有誰和他相熟。”
方寒霄慢慢點了點頭,這就是說,薛鴻興和吳太監的交情,是新打下來的,時間點很可能就是那兩次面聖。
並且還很火熱,吳太監有喜事,薛鴻興出手就是重禮。
方寒霄極想知道薛鴻興面聖時發生了什麼,但他沒有問薛嘉言,薛家兩房不和,這麼秘密的事,薛鴻興肯定不會叫侄兒知道。
他就只是陪著薛嘉言又東拉西扯了一頓,留他吃了頓飯,然後送他走了。
走在回院子的路上,方寒霄若有所思。
還有另一件事,他也很有興趣——
薛鴻興有意疏遠延平郡王,延平郡王知不知道呢?
125、第125章
延平郡王本來不知道。
他不敢輕易和薛鴻興聯絡; 薛鴻興掌領五軍之一; 手裡是有兵權的; 拱衛京城,他一個藩王,暴露薛鴻興站他的事太戳皇帝眼目了。
但他現在不能不聯絡了。
因為石皇后提前給他透了信後; 他心內焦急,卻一直沒想出把自己繼續留下的辦法; 而他在進宮去給衛太妃請安時,皇帝走來坐了坐; 閒談兩句後; 忽然問他; 來京裡時候也不短了; 可想父母嗎?
這是一個不太含蓄的驅離的訊號。
而他不能說不想——生身父母都不掛念; 他還是個人嗎?
——想,那就回去吧。
皇帝沒有明確把這句話說出來,只是笑了笑; 但延平郡王被笑得全身都麻了; 出宮時,手腳都是軟的。
他沒有想到皇帝攆他回封地的意志這麼堅強。
石皇后第一次給他漏口風時,他想了個“舊傷復發”的轍,假是假了點; 總是管用,而拖了個把月後,他以為風頭過去了; 卻不料,皇帝根本沒有忘記這件事。
延平郡王有點委屈了都。
他也沒幹什麼壞事,怎麼就這麼招皇帝煩?
皇帝這麼大把年紀,連個蛋都生不出來,過繼根本是定局了,不肯要他這個便宜兒子,難道還想韓王家的不成?
這些話,他本來都憋著,沒有和惜月說,他還不信任惜月,不能和她說到這麼深入的內心,但等他這天回去,看見不知內情的惜月在張羅著叫人收拾行裝時,他爆發了,把惜月訓斥了一頓。
惜月莫名其妙,新婚沒有底氣和郡王丈夫吵,但心裡是憋著怒火——快走了也是他說的,她把事情提前一點安排起來,免得事到臨頭忙亂慌張,哪裡錯了?!
惜月比瑩月在內務上精明強幹,也很積極學習上手,把家事一步步都掌起來,但她不太通外面的事,領會不了延平郡王嘴上說要走,實則全身心想賴下來的真意。
這怪不得她,延平郡王在她跟前一貫是很體面的,一個體麵人,怎麼能幹耍賴的事呢。
並且哪怕收買起滿朝口舌替他爭太子位,他作為當事人,是不能瞎跳的,放著自己親生父母不要,削尖腦袋為榮華認便宜爹——這種事,可以幹,不能說。
所以表面上延平郡王十分老實,從來不說這些,到皇帝跟前也只努力表一表忠心,這就難怪惜月不懂他了。
但要說完全都是延平郡王的錯呢,也不對。
新婚小夫妻,延平郡王把溫良的面具戴著,惜月也只展示著自己賢淑的一面,她也沒有完全把自己敞開,延平郡王並沒有那麼瞭解她——惜月爭強好勝,是能去鼓動瑩月爭伯夫人的性子,太子妃擺到她面前,她又怎會沒有一爭的念想?
她是很樂意去同心同德的,奈何她沒把這部分野心表露出來,延平郡王因此有所保留,互相不到那麼熟,意思就都有點弄擰了。
且說延平郡王訓過她一頓後,出了氣,轉頭就想辦法聯絡薛鴻興求助去了。
最大的助力,不能總幹放著,該用的是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