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4/4 頁)
:“自隋末以來,戰亂不止,多少百姓流離失所,背井離鄉,甚至有些地方變成了鬼域。我想,也許很多人已經絕望了,而且是在絕望中死去。他們期盼為何不是活在漢朝的榮光之下,那個時候有傳說的文景之治,有北擊匈奴的滄瀾壯闊!於是我們大唐建立了,我們要建立一個不屬於歷朝歷代的貞觀盛世!現今大唐擊敗了只有大漢才擊敗的突厥,大唐的米價只有兩文,我們可以說百姓安居樂業。
可是在遙遠的江南,在不知道多少數量的大山上,藏著無數的漢民,他們當初逃亡戰亂躲到大山上,他們只能以獸皮裹體,只能以樹皮充飢,因為山中的獵物不足以讓他們果腹。為什麼他們留著和我們一樣的血脈卻甚至不能吃一頓飽飯?為什麼他們甚至不能穿上一件粗布衣服?
我大唐愧對這些炎黃子孫,對不起自己的子民!他們是我們的同胞,我希望他們能和我們一樣吃飽飯,不用靠性命整日與山中野獸相搏,而是和我們一樣只用靠耕作就能很好地生活!而這一切除了身為他們的同袍,還有誰會幫助他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就讓我們唐人用自己的雙手建立我們唐人的貞觀盛世!”
李承乾話落,顯然並不是沒有作用,從各位商人變粗的呼吸聲中就可以看出來,他們想要表達什麼,但是限於他們的身份地位他們只能深深壓抑自己的感情!中國古代人對於國家的觀念看的更重,他們重視宗族,鄉鄰,沒有比這個對於他們的感情更重要了。
拍賣已經開始,李承乾指著一位宮女呈上來的一隻筆:“這是陪伴陛下度過五年的一支筆,這隻筆是貞觀五年的見證者,它批改過無數的奏章,有突厥之戰,有此次蠻人南下。所以此筆底價一百貫,請各位出價!”
人群中的呼吸聲頓時急促起來,不知道有誰開口道:“我出五百貫,收藏陛下的這隻筆!”
頓時一場價格拉鋸戰開始了。。。。。。。
第七十三章:朕不負你們
太極殿內,拍賣還在繼續。
李承乾彷彿一個最敬業的主持人兢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