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第1/4 頁)
姚事首先正危襟坐了起來,他一下子又回到了當年聽蘇遊講課的狀態,其中的原因,多半還是因為他來到揚州後便得知錢莊把絕大部分的銀根都換成了各種票券,而他此前對票券的理解只是聽與他交接的掌櫃所言的。
苗海潮笑而不語,雖然他的錢莊中也有大量的票券,但他也不相信蘇遊能說出什麼來,畢竟蘇游來揚州最多也就一個月,而票券是揚州的特產,別處是萬不可能有的。
白金喜則是一副看好戲的樣子,齊郡錢莊進駐揚州的時間畢竟比其餘兩家錢莊晚些,相應地,如果說那兩家錢莊在票券的交易中吃肉的話,齊郡錢莊最多隻能算是喝了口湯。
“雖然你們手上都抓住大量的劵,而且經營這東西時間也不短了,但你們真的知道這‘劵’是怎麼回事嗎?”蘇遊掃了他們一眼,淡淡地說道。
苗海潮當即舉了下手,理所當然地回答道,“這個‘券’的意思,就是用錢買下東西的購買權,然後兌不兌現,何時兌現,都是買主說了算;無論將來價格如何變化,商家都必須無條件兌換。”
蘇遊點了點頭,接著問道,“還有呢?”
“因為豐年和荒年價格波動大,一些精明的人便在豐年時買下券,攢在家裡,等荒年漲價時再賣給人家,還有性子急的,等不及這樣守株待兔,他們透過賭來年的收成,專做買空賣空。如果猜來年是豐年,現在券就跌價;倘若來年是荒年,現在的券就漲價,誰預測準了,誰就賺了。”苗海潮見蘇遊點頭,當即侃侃而談起來,說完了這番話後,又補充道,“賺的就是預測相反的一方賠得錢。”
蘇遊聽了苗海潮之語,當時就震驚了,再聯想到今天中午令他震驚了一次的魏永昌,他竟有些分不清這是什麼時代了。
蘇遊原本以為這些古代人對票券的認識,應該是很幼稚的;但事實恰恰相反,這些精明的商人,已經掌握了這個扛杆工具,脫離了現貨交易的範疇,具備了期貨市場的雛形。
在蘇遊的記憶中,世界上第一家銀行是義大利的“巴爾迪銀行”,這家銀行的出現要到十三世紀;而世界上第一家期貨市場則是在英國成立的,時間則是與現在相隔了一千年的十七世紀。
因為蘇遊這支小蝴蝶的到來,與銀行具有同樣功能的錢莊提前誕生了,期貨買賣同樣也提前出現了。。。。。。
蘇遊震驚之餘,意識到現在可不是細數自己豐功偉績的時候,於是嚴肅地盯著苗海潮說道,“苗掌櫃好見識!但我要說,你看問題還太片面了!”
324各有機心
蘇遊此時的神情,就像某位大人物面對媒體記者時肆無忌憚地說“你們圖樣圖森破”一樣,囂張霸氣中帶著強大的自信,讓座下的幾個聽眾都感覺到有一股強大的威壓。
“哦,小人倒想聽聽經略使的高見。”苗海潮雖是相信蘇遊必然能自圓其說,卻還是煮熟的鴨子嘴硬,其餘三人也都點了點頭,一齊望向蘇遊。
蘇遊點了點頭,於是用手中的炭筆在身後的白紙上畫了個表格,配合著表格,蘇遊開始分析期貨的本質。
因為期貨市場建立的基礎,是每一筆交易,都對應著真是貨物的,雖然同樣是遠期才能兌現的,但可以確定的是,有多少單據,就才多少實物!所以雖然期貨交易在風險,卻不會被動搖根基,可揚州城現在正上演的卻是建立在商家根本無力兌現的票券基礎上。
如果風平浪靜時,大家買空賣空不亦樂乎,倒也罷了,但一旦出現價格劇烈波動,引起擠兌風潮的話。原本還買來賣去、寶貝似的東西,就將變成沒有任何價值的廢紙,紅火熱鬧的市場將轟然倒塌。。。。。。。
蘇遊把自己對期貨交易的理解鞭辟入裡地說了出來,最後總結道,“所以說,你們目前的表現再好,都是空中樓閣,隨時可能轟然崩塌,萬劫不復!”
聽著蘇遊的分析和預言,汗水已經不由自主地出現在了蒲團上的四人臉上;擁有大量票券的苗海潮和姚思自然是極緊張的,牧守江都郡的麥鐵杖又何嘗不緊張?
歷史上那一次著名的動亂不是因為經濟危機?
現在大隋已經在表面上有了近二十年的風平浪靜,如果動亂從陛下的龍興之地揚州發生了,陛下會怎麼看自己?
麥鐵杖想到這時,不由得問蘇遊道,“賢弟既然知道這票券交易的利弊,自然有破。解之法吧?”
蘇遊正要回答,抬頭卻見苗海潮臉上閃過了已是不易察覺的微笑,於是轉口問道,“苗掌櫃,你是不是想盡快把這筆爛賬轉嫁到老百姓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