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第3/4 頁)
下了放在一邊的小鐵棍,指著中原的地圖侃侃而談。
此時的李密,更像是後世的教書先生,座中諸人皆或是抬頭或是扭頭看向了他棍子的方向。
蘇遊不喜非黑即白的哲學,所以從不下圍棋,但他對圍棋的一些規則總還是懂的。
此時聽著李密信誓旦旦,蘇遊便問道,“俗話說‘金角銀邊草肚皮’,第一步應當取角吧?”
第一步下在棋盤的角上,這是後世的圍棋法,這個時代下棋還是會選擇中腹落子的。
聽了蘇遊的說法,王伯當等幾個會下棋的都有些奇怪地看向蘇遊,來雁北也都微不可查得搖了搖頭,只有蘇雲帆一個不以為意。
李密則是一愣,當即豎起大拇指對蘇遊說道,“‘君子居者貴左,用兵則貴右,’主公能說出這話,真是高屋建瓴。。。。。”
左為陽,所以君子坦蕩蕩;右為陰,體現的是用兵是詭道。
李密之所以誇讚蘇遊,一來是蘇遊這個從不下棋的人能把下棋看成是用兵,二來自然是與自己所想不謀而合了。
蘇遊點了點頭,示意李密繼續,王伯當和呂笙等人則早知蘇遊寫下了《三國演義》,所以對蘇遊什麼天才的軍事眼光都不會有任何的懷疑。
“在我眼中,天下四角應為關隴、河北、巴蜀、東南。”
“蘇先生說下棋下角好,玄邃也是贊同的,為何我們不去這四角發展,卻要跑到襄陽?”王伯當不解問道。
“下角雖好,可卻是極為不易,畢竟別人也會知道這個道理不是?河北不差,但是眼下有竇建德、高士達、王薄、魏刀兒等人作亂;可朝廷的實力也不容小覷啊,張須陀是名將,楊善會是去過新羅百濟回來的,他們對賊寇幾乎未嘗一敗。。。。。。”
蘇遊聽到李密說起新羅百濟時,頓時心中一動,已是有了自己的主意。
但現在李密說得挺好的,他也希望自己手下的其他人能夠有他一樣的軍事素養,所以還是靜靜地聽著他分析起來。
呂笙聽了李密的分析,也大以為然,當即點了點頭,“河北是佔不成了,東南倒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東南是不錯,但歷史上從南打到北的勢力幾乎沒有啊。。。。。。”蘇遊當即搖了搖頭,笑著說道。
當然,蘇遊沒有把另一個重要的原因說出來,那就是楊廣很快就會再下江都。
可想而知,江南一帶會是剿匪的重點,從這個形勢上看,東南實在不是發展的好地方。
蘇雲帆當即笑道,“關隴也算一角,據我所知,很多皇帝出自那裡;可惜的是,咱們的戰船去不了那兒,就算到了那兒了,也早把東都推平了。”
蘇雲帆提起戰船時,眾人才意識到剛才一切都是紙上談兵,其實他們的主要戰鬥力還是戰船上的火炮;真要從這一點出發的話,可以直接從黃河口直取東都,也可以直接從長江口直取江都,或是襄陽什麼的。。。。。。
對於蘇雲帆所言,蘇遊卻還是搖了搖頭,“你說的對,隴西是周秦漢以及大隋的龍興之地,只是那兒的關隴門閥的勢力太過強大了;如李淵這些手握重兵的門閥,怕是早就對關中有了自己的打算。再者說了,關中離著突厥有些近了,如何對待突厥是個問題。”
李淵最終會起義,這是蘇雲帆知道的;但他不知道的是,李淵竟然偷偷與突厥結盟了,這在蘇遊看來,是無論如何都沒法接受的。
說到門閥,李密何嘗不是門閥?
楊玄感的失敗意味著門閥勢力的一次失敗,可想對楊廣取而代之的,楊玄感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東南沒法發展,竇建德佔據河北,李淵對關隴虎視眈眈,四角之地只剩下巴蜀了。
對於巴蜀,李密沒有直接應答,而是看著蘇遊問道,“主公怕是對巴蜀之地早已有心思了吧?”
“巴蜀之地與南中差不多,以少數民族居多不易約束;而且最近頗為安定,想要以之為根據地,沒有設麼群眾基礎。按我的想法,會在其他勢力企圖征服巴蜀之地時,飛鴿傳書南中大軍,到時候可順理成章取之。。。。。”蘇遊點了點頭,笑著解釋道。
說完這話,蘇遊又轉向雲帆,“到時候就看雲帆的了。”
雲帆聽了蘇遊之言,也知蘇遊要把自己留在南中鎮守臨滄了,他當即點了點頭,笑著說道,“你們出外征戰之後,我會大力建設南中的交通的,爭取把珠江水系打通,並修一條從臨滄到昆川的水泥路。”
蘇雲帆所言的珠江水系,眾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