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部分(第1/4 頁)
至於自己擁有的八千步卒和兩千騎兵,戰鬥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至於投降的一萬多人,多半也只能打打順風仗了。
明白了自己的優劣,爨國昭原本還想從蘇遊處借幾十枚火炮來著,但蘇遊還是以前方道路不好走拒絕了;無奈之下,爨國昭也只能抱王朝的大腿了。。。。。。
王朝早就明白蘇遊派自己跟隨爨國昭攻打濮部的目的,自是虛與委蛇,與爨國昭不遠不近地周旋著。
蘇遊往臨滄城回軍時,有九百火炮營,有一百護衛隊,有李密原先率領的五百後勤部隊;除此之外,便是新收降的三千士卒的兩千人,這些人由來雁北親自率領。
在鐵甲堡的時候,蘇遊便參觀過來雁北練兵,看著她拿著鞭子抽打那些士卒,就像力氣不要錢似的。
蘇遊生怕引起譁變,旁敲側擊地提醒了來雁北,後者卻堅持道,“若是這麼打罵就能把他們罵慫了,他們又怎能承受得了流血流汗?”
蘇遊對於練兵並沒什麼心得,想想張龍趙虎等人似乎也是這麼練兵,便也只好作罷。
不過,來雁北的練兵效果似乎很好,回臨滄城的路上,她還不停地讓士卒們擺出各種陣型,似乎也大抵能做到令行禁止了。
蘇遊看著新降的隊伍,一會兒排成個s;一會兒排成個b,不由得欣慰地笑了。
過了福寧城進入福寧城與臨滄城之間的第四座關卡時,離上回擊殺段如珪之戰已有二十天了,但此時由鐵甲堡遷往臨滄城的居民卻還有不少。
對於這些一心投奔自己的人,蘇遊自然給予了最大的幫助。
隊伍稍加整合之後,便空出了一百多輛正廂車,而一些空餘的馬匹他也隨手散了出去,只說到了臨滄城再收回來。
路上的百姓聽說蘇遊便是臨滄城的城主,此時又見他仁慈如此,自是對未來的日子又多了些憧憬。
一路上,蘇遊也不時收到從臨滄城的急報,得知呂笙此時已經回來了,而東爨的碧雲公主也造訪了臨滄城。
蘇遊知道,碧雲公主是帶著善意來的,蘇遊一想到她,便不免有些恍惚。
若是當日自己收了碧雲公主的話,說不好爨國昭就不是自己的盟友,而是自己的手下了;南中的現狀,很可能便是自己坐莊,一統南北。
可如今,蘇遊現在已經對王伯當是否還聽從自己的命令沒有太多的信心了。
畢竟王伯當已經做了五六年的東爨駙馬,雖然碧雲公主是名義上的東爨之主,但真正掌握權柄的一定是王伯當無疑。
王伯當如今也掌握了幾千裡的土地,又正在享受著權利的滋味,還會跟著自己回中原從一窮二白做起,爭霸天下嗎?
若是王伯當留在南中,一旦他反了水,那自己的根據地臨滄還能存在嗎?
想到王伯當,蘇遊的心情有些煩悶,也許該在適當的時候讓他看看自己的火炮和戰船了。
想著王伯當,又難免不想到爨子恆,想到大理。
接下來,應當促成的是爨子恆遷往南方了,至於他們是否有心打向更南方,蘇遊倒並不太放在心上。
到時候只要自己帶上火炮和戰船出去一示威,那些什麼叫墮落缽體,哪個叫真臘,還有扶南林邑,除了投降還能幹嘛?
蘇遊正在為經營南中而絞盡腦汁之時,楊廣正在汾陽宮避暑。
因著此時已是七月末的天氣,可謂秋高氣爽,楊廣忽然心血來潮,“若是能夠安撫突厥,再徵高麗也不是什麼難事。”
可憐可悲的楊廣,此時中原各地的起義軍早已是沸反盈天,他卻視而不見,心思依然放在高麗這彈丸之地。
楊廣又想及當日突厥啟民可汗匍匐在自己腳下的威風,當即命令順道往北,竟往塞外而去。
當楊廣這心血來潮沒有什麼準備的北巡隊伍走出長城幾日之後,北方竟匆匆奔來一騎,只說是奉了義成公主的差遣有急報送給楊廣的。
楊廣從護衛手中接過急件時,只看了兩行便面色大變,竟連雙手都顫抖了起來。
一旁的蕭碧落見楊廣有異,當即湊過來溫言道,“陛下,四妹信上怎麼說?”
楊廣順手把信件遞給了妻子,氣急敗壞地說道,“咄吉要來偷襲我們。”
蕭碧落一目十行地看完信之後,有些不信地說道,“她說咄吉已和阿孩有了勾結。。。。。。。”
“這不是重點。”楊廣搖了搖頭,當即傳令道,“把幾個內閣傳來!”
楊廣所謂的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