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部分(第1/4 頁)
心中吐槽了兩句,段達到底還是搶在元文都和皇甫無逸開口前說道,“臣願意領五萬精兵於今晚三更出發,必能拿下洛口倉!殿下,事不宜遲,時不我待啊!”
“小小回洛倉,也需要五萬精兵攻打嗎?楊侗正在思索間,皇甫無逸冷哼起來,遂又站起來向前者請命道,“殿下,臣願領三萬士卒前往。”
段達聽皇甫無逸之語,心中惱怒,一時也不知如何反駁才好。
元文都對皇甫無逸這種摘桃子的行為也有些不屑,卻也不可能因為與自己原本就政見不合的段達而得罪他。
楊侗見眾人皆不言語,當即試探著問道,“那皇甫將軍就帶三萬士卒去搶奪洛口,段將軍堅守東都?”
楊侗也知道搶下洛口倉的急迫,但他同樣知道堅守東都的重要性,看著皇甫無逸和段達如同競標一般爭奪兵權,他理所當然地選擇了需要帶兵更少的皇甫無逸。
皇甫無逸有摘桃子的想法,也未嘗沒有負氣的心思,實際上他對搶奪洛口倉一點準備都沒有,此時聽了楊侗的詢問,也只能硬著頭皮點了點頭。
段達也很快回過神來,在他的計劃中,搶奪洛口倉固然用不了五萬精兵,但想要用兩萬人去搶洛口倉就實在有點勉強了,更何況還要在那兒把守?
搶奪洛口倉實在是無奈之舉,原本就是吃力不討好的事,現在皇甫無逸因為與自己置氣想要去送死,段達豈能不成全他?
密議結束之後,皇甫無逸如同被趕上架的鴨子一般,只得暫時放棄了安逸的生活,就此點兵去了。
洛口倉是糧倉,與東都的距離只有一百餘里,所以皇甫無逸沒有準備糧草才出發的必要,但離開東都之前讓士卒們吃頓飽飯還是必須的。
皇甫無逸原本打算三更出發,但一頓飯吃下來,時間還是進入了丑時。
意外的吃飯時間讓皇甫無逸對行軍速度也有了懷疑,擔心天亮前未必能到達洛口,於是又開始為士卒們準備了一天的乾糧,這一耽誤又是半個時辰。
將近丑時三刻,大軍才開始走出軍營,直往東都的東門而去;如皇甫無逸所料,到得天矇矇亮時,他所率領的大軍才剛到達石子河。
東都的清晨和石子河的清晨看起來沒有什麼兩樣,可東都百姓還是熟睡的時候,石子河畔已經列隊數萬兵馬,在石子河西雁翅排開。
士卒們的臉上少了初出東都的興奮,多了一分疲憊不堪,他們連夜行軍,自是人困馬乏
皇甫無逸沒有絲毫的疲倦,內心中多的是興奮和狂躁。
皇甫無逸令士卒們過了洛水,列陣石子河西,三萬精兵南北雁翅排開,蔓延河西幾近十數里!
看著雄糾糾氣昂昂的戰陣,皇甫無逸心中就莫名的驕傲和興奮。
這種威勢和軍容,又怎是那幫瓦崗賊可能比的?
“大將軍,咱們要在此安營紮寨?”劉長恭拍馬來到皇甫無逸身邊,有些不解地請示起來。
劉長恭之所以有此一問,實在是擔心皇甫無逸會在此處安營紮寨,因為上次他和裴元慶帶兵趕往洛口倉時,便是再次遭遇埋伏的。
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他可不希望第二次栽在這裡了。
皇甫無逸沒有聽出劉長恭話中的含義,卻想起了他上回在此的失敗,說到底他的骨子裡還是看不起劉長恭的。
劉長恭現在能問出如此白痴的問題,讓皇甫無逸很無語,難道他沒發現這支隊伍沒有任何糧草輜重?沒有糧草輜重怎麼安營紮寨?
皇甫無逸也知此時不好揭人家的舊傷疤,他心中正在措辭之時,卻見河對面平地盡處出現了影影綽綽的身影。
瓦崗軍,漫山遍野的瓦崗軍來了!
皇甫無逸當即長槍一舉,高聲下令道,“過河背水一戰,滅此朝食!”
秦朝末年,西楚霸王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終成霸業。
皇甫無逸卻是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製造困難也要上。
“大將軍如此急迫,士卒們飢困交集,只怕不從。”劉長恭心中對瓦崗軍有些陰影,但他所言並非沒有道理。
劉長恭顯然也聽說過背水一戰的典故,但從未聽說自己過河去背水的。
皇甫無逸命令一下,對劉長恭的懷疑頓時大怒起來,“那就命刀斧手準備,不肯過河者殺無赦!”
劉長恭頓時感覺一陣悲哀,想不到皇甫無逸的指揮水平比自己還次啊,可上次又裴元慶救援,這次又能指望誰?
一時之間,旗幟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