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部分(第1/4 頁)
竇建德接到訊息之後,便帶著女兒竇紅線以及蘇烈來到了劉黑闥休息的地方。
都紅線小時候就與劉黑闥關係極好,蘇烈之所以到來則是因為內心中對竇紅線有些意思,生怕他與劉黑闥是什麼青梅竹馬爾後再續情緣似的。
劉黑闥和竇建德的見面並沒有什麼意外,畢竟竇建德見識過蘇遊的能力,就算劉黑闥對他煽風點火,他也沒有多少理由再反蘇遊了。
事實上,劉黑闥經過這次受傷之後也有些意氣消沉,但聽了蘇烈和竇紅線說起蘇遊軍的強大之後,他對蘇遊更多了些信心。
蘇游回轉廳中時,來雁北與楊素顏楊般若三女已達成了共識,她們決定先跟著蘇遊的船隊征伐宇文化及;而後跟著來雁北從黃河出海,一起到三山去遊玩散心。。。。。。
對他們的想法,蘇遊自然百分百的點頭,只是告訴她們,“殺宇文化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你們要做好一個月之後還沒能見到宇文化及屍體的準備。”
理所當然,在未來的半個月時間內,蘇遊最主要的工作還是給原夏國的部隊瘦身。
511利益之戰
511
跟隨劉黑闥一起投降的夏國士卒,共有六萬出頭,蘇遊顯然不可能容忍他們全部變成自己計程車卒。
按照蘇遊當年與李密等人在南中商定的建國大業,軍人將會是未來的雲中國中的第二等人,——公民。
公民的進階不應該是俘虜,而應該是由三等民,也就是平民中來。——平民都是對雲中國有貢獻的人,也就是至少有一年的納稅記錄。
非常時期,有理由行非常之舉。
可蘇遊想著一下子破格提升六萬人為公民時,他還是覺得壓力山大,儘管原有的公民和平民並沒有監督他的覺悟。
夏國的六萬士卒可以有多少轉化為蘇遊計程車卒呢?一方面由這些士卒的素質決定,另一方面則由敵人的多少決定。
如果夏國士卒的素質都比蘇遊帶來的兵好,如果蘇遊的下一個敵人宇文化及異常強大,蘇遊顯然會毫不猶豫地吸收所有人當兵;如果夏國計程車卒沒有達到軍人的標準,如果蘇遊再沒有敵人,那他不會將任何一個夏國士卒留下。
針對夏國士卒和宇文化及的處境,蘇遊打算留下兩萬到兩萬五千人,其餘老弱病殘當然只能遣散回家,或是就地安置種田種地了。。。。。。
可地從哪來呢?
這一點都難不倒蘇遊,即便沒有後世的毛偉人為榜樣,蘇遊也能從朱重八孫大炮等人身上學來“打土豪,分土地”的基本革。命常識;非要找個好聽的詞語,就是——“平均地權”。
“平均地權”這個口號有無數人喊過,此前楊堅和楊廣也都喊過,按照現在大隋的國策,每一個成年男丁可以分到四十畝地,一個女人則能分到二十畝。
事實上呢?
在不斷的買賣中,土地的兼併是很厲害的,——楊堅平均到如今還不到三十年,可很多平民早就失去了土地,這些土地理所當然到了大土豪大地主手中。
對於土豪和地主,蘇遊沒有特別的方案,畢竟這一類人兼併土地的方式是買賣,他們與農民之間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破壞國家土地政策,不僅僅是土豪和地主,還有農民。
沒有地的農民顯得無比可憐,也必然有可恨之處;心甘情願賣地的農民,一定不是勤勞之輩,或者說他們根本沒有長遠的目光。
即便明白這種種道理,蘇遊還是想要把土豪和地主從農民手中兼併的土地吐出來。
怎麼讓土豪和地主把手中的地契交出來,蘇遊一下就想到了兩個辦法,——一是中山先生提出來的給他們的土地折價,由國家用金錢購買他們手中超過規定擁有的土地;另一個辦法就是打土豪分土地,這個辦法簡單、直接、粗暴,而且最是有效。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
有了這樣的思想支撐,蘇遊理所當然會選擇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因為他的手中掌握著絕對的力量;蘇遊一進樂壽城,就號召樂壽的大小官員捐糧犒勞三軍,不能不說他一早就決定了“打土豪”的方略。
沒有什麼事是一蹴而就的,蘇遊擔心自己因為步子邁得太大而扯到蛋,所以決定在樂壽停一停。
一方面,是為了整軍;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在民間樹立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