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1/4 頁)
沒肉總還有油糖,鄭婆子炸了些個紅糖黑芝麻的餈團,給石桂滿滿塞了一盒子,送她們到門邊兒,葡萄那一盒還更多些,鄭婆子還搓了手吩咐葡萄:“等廚房裡送點心的時候,你撿兩塊混在一處給大少爺送上去。”
錢姨娘跟前養了個小少爺,才剛滿週歲,宋望海就死了,這個孩子八親靠不著,東西兩邊都跟他不親,跟了錢姨娘還有什麼前程,鄭婆子也知道上頭走不通,宋蔭堂小廚房恨不得上九道鎖,她這條路走不通,就想著走葡萄這條路,先吃著好,再說旁的。
葡萄笑盈盈應一聲,又道:“大少爺的點心哪一件不精細著做,乾孃這個炸糕也做得太大了些。”鄭婆子說了一輪好話,葡萄這才應下,面上作為難狀:“要是叫上頭幾個姐姐說嘴,我可不依的。”
葡萄不蠢,知道鄭婆子這是想從她這兒落手,出門便皺了眉頭:“錢姨娘那兒份例不少活計輕閒,乾孃還打這些主意作甚。”
“人總一山望著一山高的,乾孃自家日子得過了,還得想著女兒女婿呢。”不必石桂說,葡萄也知道這事兒不能辦,宋蔭堂院裡看得跟個鐵桶似的,老太太太太都給了丫頭,她若真辦了這事兒,還不叫上頭那些扒去一層皮。
葡萄乾脆把那一匣子炸糕全給了石桂,石桂滿院子分了,繁杏最愛吃糯米炸的甜食,一咬一嘴是芝麻,手裡捏著半個去逗狸奴,有她在,小丫頭們才敢鬧,笑聲一直傳到廊外頭,還是春燕進來了,伸手點點她們:“你們也太過了些,到底有孝在呢。”
連她都不板正個臉,底下的只咬著唇兒笑一回,收斂著不鬧起來便罷,拱了火盆子砸核桃,把整個的核桃仁澆上糖汁吃。
冬至臘八一過,門上就貼起了福字,聖人賜下福字來,宋老太爺年年都親手貼在書齋上,今歲還賜了個春盤,太子那頭減了等,小太監這回再來也不說芍藥牡丹的話了,捏了紅封笑一聲:“太子記著老大人呢,老大人養好身子是正經。”
宋蔭堂客客氣氣送他到門邊,又再添了一個,說不忘太子的恩德,跟著關上門,該幹什麼還幹什麼。
雖有孝在身,宋家這個年卻過得倒比往年要和樂,一桌子人圍著吃了飯,宋老太太還打發人給老宅送了年貨去,葉氏把那單子給甘氏看一回,裡頭連甘家的也一道備齊了。
石桂送了單子去,對著單子一長串的報給甘氏聽,甘氏頭上插著一朵銀子打的薄葉花,腕上一串佛珠,珠子磨得發亮,一天也不知道念上多少回經,送給孃家的東西到底關切,仔仔細細聽了,又把給兒子的冬衣捎上,對銀鳳點點頭,銀鳳取了個如意銀錁子賞給石桂。
“告訴你們太太,我多謝她了。”也不知道是念經念得多了,還是把事情看得淡了,甘氏臉上平和的神氣越來越多,少有抬收動目的,更不必說動肝火了,石桂接過賞抱著冬衣退出去,過院門的時候在院子裡頭碰上了宋之湄。
她披了件大毛衣裳,裡頭一應是素色,頭髮彆著兩朵銀花,瘦得面龐尖尖,弱不勝衣,眼睛望著霧濛濛的天,許久也不說一句話。
玲瓏秋月替她打了傘,擋一擋飄散的細雪,石桂心裡稱奇,臨到了門邊還又回頭看上一眼,不獨甘氏,連宋之湄臉上的神情也不再相同了。
今年宋家不能放煙火點爆竹,外頭卻“噼噼啪啪”響個不住,煙火就在頭上炸開來,映得滿院子都是紅紫色,守夜點燈不能摸牌,取了個色子賭點數,爐子上煮了紅棗蓮子茡薺菱角,取個洪福齊天的意頭,一人吃一碗,滿嘴甜蜜蜜的守了歲。
今歲葉氏給的賞最厚,人人手裡都有錢,可惜不能裁衣穿,全換了甜點心,前頭主家吃年飯,底下小丫頭也買了花燈,石桂跟淡竹石菊兩個在門邊攤上看一回,挑了個蓮花燈回來掛。
等院裡篩過細粉裹圓子,年節也就過完了,十五家家掛燈籠,宋家雖有孝,也還有老太太老太爺在,院子裡頭也掛上些,取個喜慶的意頭。
十五夜裡的團圓飯,宋勉也跟著一道,石桂一付手套做得了許久,就是覷不著空給他送去,宋勉還怕石桂詢問,想著那兩本詩總能看上一年半載的,哪知道回去的路上被石桂堵住了。
宋勉於心有愧,垂了頭不敢看她,石桂卻沒這許多顧忌,把皮手套塞到宋勉手裡:“早就想找堂少爺了,只不得空,堂少爺看看合適不合適。”
宋勉乾巴巴笑一聲,心頭卻鬆一口氣,麵皮一紅,捏著軟綿綿的皮子,磕磕巴巴的道謝,不時拿眼角的餘光去看石桂,夾道兩邊都積著落雪,院裡除了葉氏的院子還是白燈籠,餘下的都亮著紅燈,風一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