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第2/4 頁)
呂布一死,讓呂布自行離去。此戰,北疆得到的好處無法計數,僅僅錦衣衛繳獲的戰馬就多大數萬匹,再加上董卓在司隸地區劫掠的財寶,可謂大獲豐收
萬車金銀滿載北迴
其實劉泰還想繼續追擊董卓,但想到董卓有可能會狗急跳牆與北疆死磕,無奈之下只能放棄了這個美好的想法,畢竟此次劉泰的收穫已經非常大了,若再打下去,除了劫掠董卓西遷的百姓,其他得不到什麼實際的東西,最重要的是,若繼續西進,那要面對的就是屹立在關中數百年的函谷關
此戰中,顏良的功勞非常大,若不是顏良以奇謀打擊了呂布本部幷州狼騎計程車氣,或許劉泰就不會勝的如此輕鬆,起碼錦衣衛要死傷上萬以上
公元190年,漢初平元年,三月初六,聯盟攻破虎牢關,數十萬聯軍湧入司隸地區,而此戰中,虎牢關西涼軍統帥樊稠和張濟雙雙逃離,帶走的殘兵不到千人,虎牢關打的慘啊
公元190年,漢初平元年,三月初八,以袁紹為首的諸侯聯軍進入洛陽,而此時洛陽雖然有點破敗,但看上去依然雄壯輝煌,huā費數百年建立的國度,其實一般?
不過可惜的是,洛陽已變為了一座空城,當初黃忠右路軍進入洛陽時,洛陽還有一點零星的百姓,不到萬餘人,而這些留下來的百姓無一例外全部都是一些身體殘疾或者本就是洛陽內以乞討為聲的乞丐。
黃忠並沒有將他們留下來繼續受罪,而是尊奉劉泰的王詔,帶著這些百姓們渡河前往河北,在河北,雖然不能保證他們都能衣食無憂的生活,但起碼不會死在亂戰中。
公元190年,漢初平元年,三月十日,司隸全境除弘農、河東、黑內三郡外,全部落入聯軍手中,而此時聯軍也在洛陽城內召開了盛大的會議,商討的內容就是繼續西進,還是就此收手?
攻打虎牢關,聯盟可謂損失慘重,接下來要面對的還有更為堅固的函谷關,這還不算,聯軍即將對付的不是被遺棄的虎牢關西涼軍,而是董卓的本部,此時董卓因大部分財寶被北疆劫掠,已臨近到了發瘋的程度,萬一把董卓逼急了和聯軍不死不休怎麼辦?
劉泰劫掠西涼軍財寶的事情,在聯軍進入虎牢關後就已經知道了,而董卓的反應根本不用說,大發雷霆,雷霆震怒
當然,損失了財寶,起碼兵馬還在,為了不至於和北疆在如此不利的情況下死磕,董卓也只能將怒火轉移,而轉移的物件自然就是朝廷百官和漢獻帝,如果不是百官和漢獻帝在遷都時屢次為難董卓,這批財寶至於放在司隸那麼久時間嗎?
如果不是放在後部輸送,劉泰怎會趁機將其劫掠?
怒大怒的董卓可不會去想什麼朝廷百官,什麼天子威儀,甚至傳言,因為錢財短缺,董卓甚至早先準備修繕長安皇宮的事情都擱下了,如今的董卓雖然有無數糧食,可問題是,董卓已經沒有錢了,沒有錢如何修建皇宮?
恩,強行徵召百姓修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這又有一個問題了,讓百姓出力修建,總要給糧食吃吧?總要給點工錢吧?董卓從哪裡來?要董卓把僅剩的錢糧掏出來給這些百姓
董卓做不到
除了皇宮之外,董卓又遇到了一個新問題,那就是沒有錢糧,就沒有能力打造足夠的軍用物資,沒有軍用物資,如何抵擋關東諸侯?難不成讓士卒們拿竹竿和聯盟打嘛?
無奈之下,對待關東聯軍的問題上,董卓只能妥協了,而且妥協的非常徹底,為了安撫關東諸侯,董卓一連數十道聖旨發出,求的就是關東諸侯能各自引兵退去
第一道聖旨,董卓是發給北疆的劉泰的,畢竟聯盟最大的後臺就是劉泰,而此戰中,劉泰得到的好處也是最大的,沒必要再和西涼軍過不去吧?
在聖旨中,董卓可謂極盡諂媚,希望劉泰能看在先帝劉宏的面子上饒劉協一命,下令諸侯引兵退去,這段話威脅的意思很重,如果劉泰還是不願放過董卓,董卓不介意魚死網破,先把漢獻帝解決了,到時候罪責都在劉泰身上
當然,封賞是不能沒有的,為了能安撫劉泰,董卓再聖旨再次確定了劉泰等同於天子的出行禮儀,並且允許劉泰自稱為朕,龍袍從四爪升到五爪,即使面見天子,依然無需執行任何禮儀,甚至天子還要稱其為皇兄。
第二道聖旨,董卓是給袁紹的,袁紹身為盟主,自然極受董卓看重,這道聖旨的篇幅很大,就撿主要的內容說說吧。為了安撫袁紹,董卓給了袁紹一個大將軍的職位,位在三公之上,並且封為洛陽縣侯,整個河南地區都成了袁紹的封地,希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