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3/4 頁)
引,但是,你也會為她註定的命運而無奈嘆息……
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
“舅舅,您認為燕州的戰報屬實嗎?”陽玄顥在第二天詢問了夏承正,夏承正也極為肯定地回答:“臣以為應當屬實。”
“嗯?”陽玄顥皺眉,為了那“應當”二字
“陛下,您更應當相信幽燕鐵騎的力量。縱然以婦孺居多,但是,東海三郡絕對不可能說毫無自保之力!更何況,雲家的宗祠就在東海郡!”夏承正很認真地對皇帝說。
陽玄顥看看地圖,思索著他的話,一會兒之後,才道:“舅舅認為此事當如何處置?”
夏承正在心裡稍稍嘆息了一番,面上卻不動聲色地反問:“陛下以為如何?”
陽玄顥揚眉輕笑:“舅舅,朕想燕州邊郡的軍力不可輕動!”
夏承正點頭,聽他繼續道:“戰報上說,東海、濱州、雲臺三郡的軍力已然捉襟見肘,那麼,從北疆別處調兵,可否?”
“陛下希望由臣領兵?”夏承正未置可否,只問了另一個問題。
陽玄顥愕然,卻頜首確認:“自然,燕州的情況,朕也略知,別人,怕是不妥吧!”
夏承正的神色有些複雜,卻也很冷靜道:“陛下可知,燕州臣服我朝的條件中有一項就是——永寧王不得入燕州!”
陽玄顥訝然,半晌才道:“朕不記得有這一項!”
這次換永寧王驚訝了,半晌才道:“陛下以為臣在推託?雖然臣並不清楚您為何不知此事,但是,臣的家訓中有這一條——家父告訴臣,襲永寧王爵後,終生不得入燕州!”
陽玄顥看著舅舅難得的嚴肅神色,不由皺眉,但是,並沒有反對:“朕並未疑心舅舅,既然舅舅如此說,那麼,舅舅以為,該以何人為將,調何處兵馬為宜?”
夏承正微笑,回了一個不關痛癢的答案:“此事,當議政廳答,當兵部答,臣不敢逾越。”見陽玄顥皺眉,夏承正淡淡地提醒了一句:“燕州戰報必要送一份至兵部的!此事,陛下還是等齊相的奏章,比較好。臣領北疆大軍,不敢不慎!”
這番話說下來,陽玄顥不好再說,又與夏承正說了一會兒話,才讓他離開。隨後,陽玄顥想了想,便起身去見母后。
葉原秋擋了駕:“太后娘娘這幾日累了……”
“朕過些時候再來!”陽玄顥並未深思,畢竟,這幾日雖然熱鬧,但是,也的確很累人,紫蘇想休息也不無可能。
等紫蘇醒了,陽玄顥才再次過來,袖裡還帶著齊朗加急送來的奏章,但是,見了紫蘇,他卻沒有先提奏章,只是說了夏承正之前說的話,紫蘇聽完,卻沒有急著說話,反而敲著扶手,面色凝重地沉吟著。
殿內並無他人,陽玄顥也不敢打擾母親,好一會兒才聽母親很猶豫地說:“哀家知道一些……按慣例,該是先帝給你交代好的,但是,那會兒,皇帝還小,哀家想,先帝是交代給湘王了,可是,現在看來,又不像……容哀家想想……”
陽玄顥半晌說不出話來,剛要開口,又聽母親道:“先帝若有交代,也應該是在陛下您找得到、別人卻找不到的地方!有世祖的先例在,先帝怕也不好交代給別人!”
先例?陽玄顥想了一下,終於想到,世祖一朝,對皇族宗室並不嚴苛,唯有高宗的庶出長子倫王厚煦一系,一直倍受壓制,倫王世子才華橫溢,但是,從未領職,一生章臺風流、交遊廣闊,卻從無怨言。皇室中早有人言:倫王知道了不該知道的事情。
陽玄顥不好再問,想了想,取了齊朗的奏章放在母親的手邊,道:“這是齊相的上的奏章……”
紫蘇不解地看了一眼,卻沒有碰:“怎麼了?”
“齊相希望來承清行宮陛對!”陽玄顥說得輕描淡寫,卻讓紫蘇皺了眉,幾乎就想拂袖而去,但是,終究還是按捺下來,道:“皇帝自己看著辦!哀家不管朝堂上的事情!”
陽玄顥卻仿若未覺一般,繼續道:“齊相希望親自去一趟燕州,再提出解決方法!”
“皇帝已經有打算了?”紫蘇明白兒子的意思了。
“還沒有!”陽玄顥搖頭,“但是,朕想,怎麼樣也不需要議政首臣去理一州的事情吧?又不是燕州叛亂!”
紫蘇點頭:“皇帝說得有理!”
“朕本想如此批覆的,但是,齊相併不是不知道輕重的人……”陽玄顥很認真地說,“朕想,他是否另有想法,但是,又不便在奏章說……”
紫蘇不由笑了,先是很讚賞地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