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第2/4 頁)
元寧的恩科錄取的人數是固定的,透過恩科卻不一定能為官,還有禮部的銓試、吏部的戡合,但是,對於寒族子弟來說,只有透過恩科才有機會為官,一展抱負。不過,元寧同樣鼓勵世族子弟透過恩科入仕,而且,只要透過銓試都會給予實職。這樣,相對地就令寒族子弟失去了很多機會。
其實從端宗朝開始,世族子弟在錄取士子中的比例就越來越高,端宗、仁宗都想過辦法,但是,由於阻力太大,都未能付諸實行。
王素知道這些事情,因此會如此問。
“是的。”陽玄顥沒有否認,“朕覺得世族子弟有更多的入仕機會。”
王素唯一的一絲僥倖也不復存在,他不得不再次給學生上堂歷史課:“陛下,世祖皇帝規定了未經科考不得任親民官、言官,顯宗皇帝又規定了,世族子弟必須有兩名正三品以上的官員推薦方可入仕,且推薦人須擔責。世族子弟舉薦入仕的機會並不如您想像的多。”
陽玄顥一愣,聽聽王素繼續說:“……這也是先帝沒有堅持改革的原因。”
“王相併不贊同朕昨日的想法?”陽玄顥沉默了一會兒,卻如此問道。
王素被這個問題一驚,半晌沒有回答。
“……陛下有此想法是朝廷之幸……”他只能如此含糊地說,卻讓陽玄顥笑了。
“王相的意思朕懂了。”陽玄顥笑道,“朕知道那個想法不成熟,倒也沒想立刻就實行,只是想讓諸位大臣想想、議議。”
王素這才鬆了口氣,恩科關係甚大,稍有不慎便會怨聲載道,一動不如一靜,穩妥些總是好的。
其實,王素對此事還有很多顧慮,只是,皇帝如此說了,他便不打算再說了。
王素最後說道:“陛下與諸臣議自然不錯,也可請教太后娘娘。臣以為娘娘心中亦方略。”
陽玄顥微一揚眉,點頭:“是嗎?朕會問母后娘娘的。”
在召見朝臣前,陽玄顥去了慈和宮。
“皇帝想如何分榜?”紫蘇未置可否,先問他的想法。
陽玄顥顯然又重新想過了:“朕想將錄取的人數平分,寒族與世族各站一半。”
紫蘇依舊只是頜首,隨後又道:“考中計程車子如何安排?”
“自然還是如原來一般。”陽玄顥說得理所當然。
紫蘇看了兒子一會兒,很肯定地搖頭:“若是如此,最後授官的肯定是世族子弟居多!”見兒子想說話,紫蘇抬手阻止了:“禮部銓試。首重身、言,世族子弟本就容易得到上品的結果,吏部戡合就更不必說了,皇帝想讓寒族士子憤憤不平嗎?”
“更何況,朝廷恩科考的是士子的學養才能。無論世族還是寒族,學養才能都是要靠自身的天賦與努力。恩科講的是一視同仁,分榜會誇大出身的影響,並不妥。”
這些都是現實的考量,紫蘇沒有夾雜自己的情緒,陽玄顥聽了並沒有反駁,只是問母親:“可是,世族子弟佔據高位是實情,難道真的是世族的學養才能都比寒族高嗎?以母后娘娘之見,當如何處置?”
這個話題就尖銳了,紫蘇不由皺眉。
“此事當從朝廷想對策,與恩科何干?”紫蘇想將話題繞回去。
陽玄顥卻一副靜侯下文的姿態,紫蘇心中不太高興了,卻仍然耐著性子說:“朝廷有朝廷的制度,皇帝若是覺得制度不合理,自可與諸位大臣商議。”
陽玄顥輕笑,帶著一絲嘲諷之色。
所有制度都有得益者,朝中的那些重臣,無疑就是既得利益者,陽玄顥的嘲諷也不算錯。
紫蘇哪裡還不明白,正想說什麼,忽然又皺眉,不說了。
“皇帝心中已有定見,何必為難哀家呢?”紫蘇端起茶盞,抿了一口水,緩緩地說道。
“朕決無此意。”陽玄顥矢口否認,但是,紫蘇只是淺笑。
“朕只是覺得長此以往,並非元寧之福!”陽玄顥說得鄭重,“世族子弟固然有自身的長處,但是,良莠不齊也是實情。朕還擔心,若干年後,寒族士子無法入仕。”
“皇帝危言聳聽了。”紫蘇有些不以為然。元寧自立國便是如此的制度,幾百年下來也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
“有燕州案為前鑑,母后娘娘怎麼能肯定那一定不可能呢?”陽玄顥提醒。以前沒出問題並不代表以後不會出問題。
紫蘇垂下目光,沒有看兒子,心中卻忍不住冷笑——什麼意思?
半晌,她抬頭,神色淡淡的:“皇帝說得不錯,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