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4/4 頁)
天給勇士們作好的祭臺,只有作好準備的人。才能登上去。”
阿骨打有些迷茫地道:“或許兩年後,我們攻破了上京。十年後,我們推翻了大遼,可那之後呢?我再也想不到……”
目光恢復清靈,他又沉聲道:“到那時,或許連我都已經獻祭給了上天,未來就得靠你們了。”
兀朮凜然,再意氣風發地道:“等推翻了大遼,阿瑪再領著我們征服更南面的大宋!大宋比大遼還要大,還要富庶……”
阿骨打哈哈一笑,拍著兀朮的肩膀道:“宋國不是遼國,不要這麼輕視。粘罕找來的漢人書生都說,只有仿效漢人的禮儀建起國家,才能夠震懾四面的敵人,收服弱小的部族。宋國雖然不如幾百年前的大唐,總是個讓人敬畏的大國。”
“漢人的禮儀……禮儀有什麼用?勝利是刀,是血掙來的!”
想到了在達魯古城時,婁室軍營前掛起的那隻女人腳,兀朮憎惡地撇嘴。腹誹不好出口,抬頭望天,又見到熟悉的禿鷲在半空盤旋。兀朮心說,你們這些畜生,又要有一場豐盛的大餐了。
陝西西北角,厚重黃土與荒涼戈壁交界,淺細的河流如草蛇一般蜿蜒而過,就在河流東岸,黃土被密密麻麻的人馬屍首覆蓋,血水正滋潤著這片乾涸的土地。
禿鷲成群盤旋,不少甚至不懼活人,徑直撲下來,啄食著身穿紅衣的屍首。打掃戰場的人也懶得理會,只將撲在披甲屍體上的禿鷲趕開。
方圓十數里的戰場原本很是沉寂,只有傷者呻吟,傷馬嘶鳴。某一刻卻響起歡呼聲,一群民夫如獻寶一般,捧著一面旗幟向遠處監視他們勞作的兵丁。大戰已畢,這些兵丁都卸了甲冑,禿著腦勺,周邊的頭髮紮起細碎小辮,與扎著髮髻的漢人民夫截然不同。
民夫與這些髡髮兵丁嘀咕了好一陣,兵丁才將信將疑地接過旗幟,展開檢視,鮮紅的長旗上豎寫一行漢字:“秦風路第三將令”。
髡髮兵丁看懂了這面旗,也嚷嚷起來,一人帶上紅旗,翻身上馬,朝西面疾馳而去。越過淺河,一座城池矗立在西面,在大宋官方檔案裡,這座城池叫臧底河城。
政和五年元月,由童貫總領永興、鄜延、環慶、秦鳳、涇原、熙河六路軍兵所發起了橫山之戰,到九月戰爭已進入第二階段。秦鳳經略使劉仲武率涇原、鄜延、環慶、秦鳳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