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1/4 頁)
你不是官場中人就不要說外行話…李佑只是在心裡念念,嘴上沒有反駁,想看趙二老爺如何說法,算是進一步考察他的為人。
趙良義先轉頭對弟弟喝道:“不得無禮。”又回過頭道:“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毛前輩這心思不用於正途,也是咎由自取,早晚有禍,怨不得李大人。只可惜我祖父晚年點了這個門生,此時也地下蒙羞了。”
停了停,帶著幾分欣賞的語氣繼續說:“大事當前,李大人能謹言慎行的不失密,堪為堅忍任事之才。設身處地而言,是不該洩與吾弟,書迷們還喜歡看:。”
李佑放下心來,暗讚道上次判斷的不錯,趙良義果然是理智而有胸襟的官員,又從懂得去理解別人的處境這點看,他為人並不極端狹隘自私,值得與其合作一把。心裡又轉了轉,果斷立起來正色躬身道:“下官有一事欲與老大人謀議,還望老大人不吝聽之。”
趙良義沒想到眼前這個小小的九品官會一本正經的主動要與他商討什麼事情,很意外道:“不妨一述。”
“老大人國之棟樑,此時歸養未免太早了罷,想過出山之事否?”
趙良義的表情隨即嚴肅起來,身體微微坐正。他之所以辭官,雖然有南京禮部侍郎這個官太沒意思的原因,但主要還是因為被言官攻擊,所以採取了以退為進的辦法化解掉。
以退為進,終歸還是要進的,趙良義才四十二歲,正是年富力強時候,不會真的想在家養老。他這段時間也在不停的考量自己起復的問題,涉及到時機、位置等等方面。卻不想,正三品官員起復這個重大問題被一個小小的雜官堂而皇之拿出來討論,第一感覺很滑稽很荒誕。
但是趙良義與李佑打過兩次交道,也能曉得李佑並非一個誇誇其詞或者荒唐的人。例如上次他寫詩罵毛知府,大家一致認為李佑腦子進水了,但事實證明另有深意。
敢在我面前提起起復,難道他真的有什麼出色見解?能寫出那般多花樣百出的詩詞,又能隱忍鬥倒知府,他絕對不是蠢人,說不定真有不凡處,不能以普通雜官視之,趙良義想道。同時口中問:“李大人有何見教?”
李佑卻答道:“事關機密,請屏退左右,以免外洩。”
所謂左右只有一個人…趙良禮氣的吹鬍子瞪眼。
趙良義忍不住啞然失笑,覺得這李佑和不成材的弟弟關係真是不錯,這時候了還能互相取樂。
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佑的捆綁銷售
第一百三十五章李佑的捆綁銷售
話接上回,李佑本想再問趙良義“老大人覺得為何毛知府會鑄下大錯”之類的作為開場白,但對方能給他張嘴的機會就已經值得慶幸了,再賣關子徒惹厭煩,還是老老實實把胸中所想盡快講出來罷,其他書友正常看:。
李知事組織語言說道:“當年朝廷裁汰冗官,以江南地小官多之故,將諸道臺盡數裁撤,職權皆歸於南京六部。然江南雖地小卻事繁,南京距蘇州五六百里,京師距兩三千里,豈能緊切遙制乎?巡按不過一年一度走馬觀花而已。正因上司糾察核理疏漏甚多,府衙權大無制衡,故而毛知府有機可趁。”
趙良義點頭稱是,知道李佑還沒有說至關鍵處,便繼續靜聽。
“以下官之見,為避免前車之覆重演,須重設蘇松道,恢復藩鎳官舊制!”李佑一字一句道。所謂蘇松道,就是昔年管轄蘇州、松江二府的行政區劃,恰好這也是本朝兩個繳稅最多的地方。
國朝每個省都分設了若干道,但這江南地區屬於南直隸,上面沒有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官制紊亂得很,道臺的設定也是變換不一。有強力人物任職江南時,曾把常州府圈進蘇松道,擴大到蘇松常道。可嘆強中手更有強中手,有人甚至搞出過蘇松常鎮道,又增加了鎮江府,這一道便包括了整個長江以南浙江以北的國家精華地段,簡直是天下第一道。
話扯回來,卻說死賴著不走的趙良禮聽到這裡十分不明白,奇道:“你就是要說這些?與我等有何干系。”
“再有一點。兩位老爺豈不聞昨夜漕船被劫之事?我蘇府稅重,百姓心有積怨,無事尚能隱忍不發,但此時正值府城風波不止,民情動盪,安知不會生變?如今府裡沒有重臣坐鎮,局勢危如累卵。”
李佑這兩段話彼此之間彷彿毫無關聯,屬於想到哪說到哪,所以趙良禮還是不明白,但趙良義卻是若有所悟了。
李佑觀察趙二老爺的表情後言辭懇切說:“情勢危急之時,若有外地官來蘇州上任,不通地情,不得民心,一時之間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