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第3/4 頁)
算了,船到橋頭自然直,反正這年頭能按時收上錢糧就是合格,是多是少大都得上交朝廷,想那麼多也沒用李估放下心事,又與崔師爺看了一會兒景,便上船繼續前行。
在春暖huā開四月初,新任揚州府通判、署理江都知縣悄悄抵達了揚州城(也就是江都縣)東關渡口。
運河從揚州城東面和南面繞城而過,形成了兩個可以由運河入城的城門,分別是東城的利津門(東關)和南城的鈔關門(挹江門)。
這個時代的揚州,因鹽業而興旺,三百多新安、山陝鹽業綱商每年獲得利潤和上繳鹽課都以百萬計。海量的金錢流入揚州城,在江北堆起了一座繁榮可與蘇州城相較的大都會。
一在江南一在江北,蘇州城與揚州城堪稱一對最耀眼的雙子星。
其實揚州的城牆長度、城中面積、人口都比蘇州城小一號,但揚州城的發達程度絕不次於蘇州城。
若揚州非要與兩京之外的天下第一都會蘇州比較,大概蘇州像是個農、工、商全面發展的全能冠軍,而揚州更像是商業類的單項冠軍。
揚州的物產並不豐富,勉強能列出的也就鹹魚和“瘦馬”周邊腹地也不像蘇州那樣物卓民豐、普遍繁榮。但揚州城卻是個依賴於鉅額鹽業利潤興起的純消費城市,鉅富和有閒階層眾多,支撐起了揚州城裡大批青樓、茶樓、浴堂、畫舫、園林的存在。
在這個時代,揚州城三個字就代表詩意之都、夢幻之都、煙huā之都。關於揚州,有無數耳熟能詳的詩詞。春風十里揚州路、人生只合揚州死、煙huā三月下揚州、二十四橋明月夜、十年一覺揚州夢、淮左名都竹西佳處李大人將要任職的,就是這麼一個地方。(未完待續。!。
二百八十六章 揚州城印象之二
揚州這個佔據了運河與大江交會要衝的地方,絕對稱得上八方輻輳之處,揚州城(江都縣城)的東、南方向幾十裡內密佈很多河港碼頭,書迷們還喜歡看:。李佑所停泊的東關渡頭便是其中一處,碼頭上沒多遠便是揚州城的東門利津門。
天色漸暮,晚風習習,李大人立在船頭觀賞渡頭景色。水上當真是檣櫓如麻、星羅棋佈,岸上一直到城腳,亦是屋舍稠密,寸土寸金。
張三從後艙裡鑽出來道:“揚州城是個好地方,以後都歸了老爺管,何不先去看上一看。左右離家也近了,不必著急趕路程。話說評書裡的青天大老爺誰不都得微服私訪一番,才能扶危濟弱、除暴安良。”'搜尋最新更新盡在。本站'
李佑笑罵道:“好刁才!我瞧著你比我還有勁頭?是誰要當這父母官?”
張三拍馬道:“老爺有面子,小的自然為老爺高興。”以他的粗鄙見識,地方父母官堂上一呼百諾,出入前呼後擁,所到之處小民望風而拜,確實比京官威風的多,更有面子。在京裡,看到五六品的窮官親自出來買菜都不要奇怪。
崔經也出來道:“張管家說的有些道理。東主在蘇州接著地氣、在京中通著天氣、到了揚州倒是不上不下。微服出巡去觀民風、知民情也不錯,若上了任後舉動受限,只怕不如眼下這般便利了。”
他二人這樣講,李佑也有點心動,一股統治階級主人翁意識油然而生——本官替天子牧民,理該巡視一下自家地盤!
其實“自家地盤”四個字要打個很大折扣,總管三州七縣的頂頭上司揚州知府也駐在江都縣的。
更別提那統領天下鹽業半數的兩淮都轉鹽運使司這個超級巨頭也在城中——雖然經過高宗皇帝中興時大力開源,但至今淮鹽稅課依舊佔到了朝廷現銀收入的十分之一以上,而且更是朝廷有緊急用度時的臨時提款機。
不過李大人在京師的時候位居中樞,打交道的高官顯貴多到麻木。與宰輔們鬥來鬥去也不落下風,書迷們還喜歡看:。又是歷過廷推、捱過廷杖的,自負盛名之下心態習慣性的膨脹,眼界被拔的很高很高。與進京時相比成了另一個極端。至今尚未調整過來,有意無意的將地方三品以下的官員都過濾了。
“你們二人都是找藉口想見識這花花世界罷?好,明日便遊玩一番。”
有了老爺發話,張三身手矯捷的跳到岸上。去朝當地人打聽各種行情了。
及到次日清晨,張三已然規劃好了詳細路線圖稟報。“可巧了,這幾日正值清明前後,揚州習俗遊風極盛,正是好時光。老爺可從東門入城,便是最熱鬧的東關大街,直行二三里。可到名聞遐邇的舊城河。那裡有碼頭,租一艘畫舫,沿河向北,從拱辰門水門出城。聽說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