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2/4 頁)
正倒黴,書迷們還喜歡看:。
但宮中鬥爭從來都是你死我活,六個人暴亡這樣的事情,如果放到皇宮大內裡,也許根本不會掀起bo瀾,悄悄埋掉了事。僅被她歸德長公主下令直接打死的犯禁太監宮女,也不下十人了,堪稱手上人命累累………
李估斟酌詞句道:“如果說血案像是宮廷中人所為,那又能是誰?人人皆知,如今宮中只有兩個真正主人,也只有此二人有能力滅口六個監生,便是殿下與太后,還要臣繼續說嗎?”長公主何等聰慧,當然明白了李估言外之意。
首先,太后自己看起來根本毫無必要自尋煩惱的演出這一場,對她老人家完全沒有什麼好處。
其次,她歸德千歲是眾所周知公認最忠誠的皇帝黨。如今天芋年齡十六,正到了大婚和親政的關頭,但聖母對此遲遲不表態,叫責任心重的歸德千歲產責點想法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為試探太后心意,敢做敢為的歸德千歲指使別人鼓動監生詣闕上書,是很有可能的嘛……
後來又怕事情敗lu惹禍上身,剛強果斷的歸德千歲指使別人殺人滅口也是很有可能的嘛……
除了以上幾點,李估心裡又補了一句,就連小爺不也差點被一杯毒酒送回二十一世紀嘛……,
長公主愣住半晌,一動不動。她身在局中,在這件事上問心無愧,所以像是出現個思維死角,從來沒有想到過這些。
但難保再沒有別人(特別是母后)這樣想啊歸德千歲對李估鄭重其事道:“多謝李大人提醒。”
“不必客氣!”李估有點小小的得意,徹底讓千歲殿下服氣消停的時刻可真是不多。
“所以,關於這件案子,本公主也拜託李大人子!”(未完待續。!。
二百七十三章 入駐國子監
這個世界很精彩,這個世界很無奈,其他書友正常看:。次日李估在內閣得到了太后旨意,暫停其他一切職事差遣,分票中書事務暫時轉交給楊閣老代理,而他李估要去國子監破案,並調派錦衣衛小校十名以供驅使。
好罷,太后還算照顧李大人情緒,沒把分票中書交給什麼袁閣老彭閣老之流代理,否則真是肉包子打狗了。'搜尋最新更新盡在。本站'
李估接旨完畢,先把石祭酒罵了無數遍。這個活計當真不好做,弄不好要被石大人坑苦了。難道是自己在蘇州府坑掉石大人的報應?莫非這個世界真有天理迴圈之道?
如果是昨天之前,李估雖然不願意,但也不會太叫苦。那時候他還以為國子監血案是歸德長公主幹的好事,如果派他去查案,自然不用多想什麼,一門心思歪曲事實、袒護情fu唄,其他書友正常看:。
但是昨天晚上,歸德千歲信誓旦旦否認此事,倒讓李大人再次深深mihuo了。
老話不錯,任何時候未知的才是最可怕,誰知道mi霧後面到底何方神聖?況且你在明,他在暗。
別的不說,宮中兩個主人裡如果排除歸德千歲,那麼貌似沒動機的太后真沒有嫌疑嗎?
別人都以為是有人想試探太后心意才挑動監生詣闕上書,那麼是不是也可以反過來說,是太后想試探一下宮中朝中的心意,故意反其道而行之自導自演?要不然這半年多,太后的態度很模糊,好像一直想掩平事態的樣子。
再從懷疑一切的角度出發,歸德長公主昨日的信誓旦旦就一定是真的嗎?積威之下,李估沒有膽量再敢當面質疑,只敢在自己心裡嘀咕幾句。
懷疑的範圍再擴大一些,血案說是好像宮中之人的手筆,但李估也不敢百分之一百的保證不會出現出來攪局的變異文官想到這裡,李大人體驗了一把頭大如鬥心亂如麻的感覺。
不過有兩點可以聊以自慰。
一是如果專心去國子監奉旨辦案,吃住都在國子監中,正好避開了令他頭疼的京察風
o,免得再被別人找機會算計。這種時候天官手下三大幹將之類的名頭可不是好事。
二是太后下旨沒有說限期破案、不成就追究之類的字眼。以此可以推測聖心,也許實在辦不出結果就算了,也許要的只是個可以撫平事情皆大歡喜的結果”不見得非要辦出真相。
因為無論如何,畢竟天子才是名正言順的大明皇帝,有人詣闕上書請天子親政這種事,沒法辯論對錯,讓它徹底沉沒無聲才是對太后最有利的選擇,其他書友正常看:。
想來想去沒有大用,懿旨不是讓你想的,必須要有行動。
所以李估暫且按下煩亂心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