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頁)
不住大笑而去。
劉巡檢看上的是李佑的身子?沒錯。
接不接受呢?李佑整天都在想這個事,然後悲哀地發現自己沒有多大選擇餘地,這年頭父母之命不是隻說說的。還是接受現實罷,這種妻子,就當請回來一尊佛像在家裡供著。
這些都不是當下著急的事情,至於現在還是專心公務別讓大老爺再發火了。
第五十二章 青天是這樣煉成的
第五十二章青天是這樣煉成的
這天,是虛江縣祭天的莊嚴大日子,縣衙全體官吏基本都要出動,縣學的學官和生員也跑不了,統統被勒令去列隊站臺,亦有士紳代表在李典史曉以大義後,非常自願的主動捧場的,其他書友正常看:。
清晨,大老爺從縣衙出發前,李佑忙碌的口乾舌燥,指使雜役們將大包小包行李裝箱,還備有遮陽蓋、水桶等若干物事。
等陳知縣從縣衙出來時,看到小山一樣的箱籠,那真是驚奇無比。
留守縣衙但出來送行的黃師爺也莫名其妙,這李佑即便想表現自己,也不必如此誇張罷。過了,太過了。
陳知縣咳嗽一聲,黃師爺上前問李佑道:“縣尊僅是去北郊祭天,又不是遠行,你收拾這多物事作甚?簡直浪費公帑。”
李佑答道:“用得到,用得到。”
“縣尊去祭天至多半日,你卻說用得著?你昏頭了!”黃師爺道。
“半日?”李佑疑惑道:“這些日子老先生沒有在意祈雨的事情吧?屬下特意派人在城門和碼頭處,向過往客商打聽周邊諸縣的事況。得知那府城吳縣的縣尊,全套官服連續三天三夜不下祭臺,甘受風吹暴曬之苦跪求上天,前日昏倒於臺上,抬回縣衙時滿城百姓蜂擁而至,皆哭拜於路邊,高呼青天慈父大老爺!”
陳知縣年輕的臉龐不禁暗暗抽搐一下。
“之後那長洲縣的縣尊。”李佑繼續說道:“祈雨以來結廬於郊外,每天清晨日出上臺禱告,嘴中念念持續終日,直至黃昏日落下臺。日日如此,至今口舌啞裂幾不能語,猶自以筆代嘴,書寫經文不停,滿縣百姓蜂擁而至,皆泣拜於祭臺下,高呼青天慈惠老父母!”
陳知縣年輕的臉龐再次抽搐。
“還有那……”
“真囉嗦!”陳知縣煩躁的打斷了李佑的情況介紹。
“所以,屬下提前備好這些物事。有何不妥?”李佑小心問道。
“這……”黃師爺也為難了,以他的見識也實在料不到居然會出了這種情況,這年頭都是怎麼了?那府城吳縣的知縣自虐也就算了,府縣同城嘛,大家還都能理解。在知府眼皮子底下當知縣,有時候不賣力氣沒法混。
但長洲這個知縣簡直不合時宜,他倒是自虐的爽了,但使得周邊別家知縣如何自處?難道不跟風自虐就表示不如他愛民重農?黃師爺最討厭這樣的人。
最關鍵的是以陳縣尊的功力,只能說勉強達到了對別人狠的程度,還遠沒有修煉到能對自己更狠的層次啊,與同行比自虐萬萬比拼不過的。
李佑早有腹案,眼看到了自己表現的機會,上前獻計說:“大老爺公務繁勞,沒有空久拜祭臺麼。屬下從黃老先生處聽得古代有一先賢,久旱時某日清晨立誓曰,若至午時不下雨,便積柴火自燒以示誠心,贏得萬民稱頌,午時果然下了雨。這做法時間短、見效快,大老爺何不效仿先賢?”
不下雨就燒自己?誰敢保證一求就下雨?陳知縣瞪視李佑咬牙切齒道:“賊殺才!汝唯恐本官不速死耶?”
黃師爺悟到了什麼合扇拍掌道:“此法大善!縣尊不妨一試。”
李佑便小聲和陳知縣說了幾句。之後,李佑又指使一雜役道:“你敲鑼沿街去喊,叫縣內百姓去看大老爺祭天。”
此後縣衙眾官吏全體步行出城到祭臺,那縣學師生和若干士紳已經在等了。陳知縣看了眾人兩眼就上祭壇去祈雨,只有李佑陪同侍候,在一邊打打下手。
什麼焚香、奉獻、禱告、燒紙、跪拜之類的流程不贅述了,祭臺下也漸漸集中了一群百姓。
程式暫時完畢,陳知縣便走下祭臺,當眾人面吩咐李佑:“你去辦些柴草,積於臺上點了火,務必使火勢長明,至午時不得熄,其他書友正常看:。”
“大老爺這是何故?”李典史死命睜大眼驚訝問道:“還請明示。”
陳知縣環顧四周人群,沉痛道:“治下久旱無雨,乃是本官德行有虧,罪在一身卻連累黎民百姓,吾不忍也。在此立誓,若午時無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