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第3/4 頁)
李佑又扭頭望向老丈人,“你相信本官有天意麼?”
金百萬一臉迷茫,不知道該點頭還是該搖頭才是,天意這個東西,誰敢說自己有?
靠,李佑以手加額,耗費無數腦細胞想了一整天也沒想出來他們搞什麼鬼,原來是這種情況!
這年頭訊息傳遞除了公文外,都是以月為單位的。原來淮泗地區二十天前的事情,尚未傳到揚州城!而從二十一世紀穿越來的他,一直沒想到這點,還以為他的英勇事蹟大街小巷都知道了呢。
再細想也不奇怪,淮南洪災肆虐,商旅斷絕,行人不至,訊息自然不通。他李佑只怕是最近為數不多的在泗州盱眙和揚州之間往來的人。即使還有別人,也對那些敏感事情不是很瞭解,畢竟涉及到了龍脈和謀反這樣的事。
此外雖然各種奏報詔書不少,但僅限於京師和盱眙之間,沒有明發天下。而另兩個最大知情人楊撫臺和尚知縣如今仍在盱眙安撫流民,沒工夫到各地傳播小道訊息。
至於李大人自己則出於穩妥考慮,擔心閒人很多的揚州城產生什麼不好把握的流言。比如萬一出現了封伯封侯的流言,而最後只有錦衣衛,那反而對聲望是個打擊。所以他只對劉娘子和幾個師爺略略透露了一些情況,並叮囑在封賞正式到達前先不要亂傳訊息。
還有一個原因,揚州人熱衷於江南特別是蘇州風尚,對江北其他窮苦地區的訊息不感興趣。更別說丁運使、羅知府這些脫離了人民群眾的官老爺,聽到流言本身就比民眾慢一拍。
“好大一個陰謀啊…”李大人悠悠感慨道。
……
三百七十四章 更猛烈的流言
。本站想明白前因後果,李佑發自內心的鬆了口氣,從昨天起就疑神疑鬼的猜測內情,原來真相就是這麼簡單,書迷們還喜歡看:。擔心了這許久,其實就如沸湯潑雪而已。
鹽漕府三家突然襲擊的想法很好,聯合彈劾很得力,如同泰山壓頂勢不可擋,很可惜選擇了一個錯誤的時間。他們並不知道當前李大人擁有了功勳光環,減免傷害效果百分之百,有效期至少半年,誰彈劾也動搖不了分毫。
當然,若縱觀歷史就會發現,功臣結局很倒黴的數不勝數,畢竟人的記憶總是漸忘的,書迷們還喜歡看:。但至少在初期,功臣總會到種種優待和縱容,現如今的李大人就處在這個階段。
在因為無知者無畏而得意洋洋的高運同面前,唯一清楚真相的李大人表情十分糾結。是現在就說出來讓高大人絕望呢,還是等待他慢慢的後知後覺?哪一種情況最能讓他心碎心痛心傷?
不過李佑的糾結神情落在高運同眼裡,那就是失敗者的絕望與痛苦。他冷笑幾聲,不再理睬李佑,捲起桌上畫軸,對金百萬道:“告辭了。”
目送高運同出了房門,李佑最終還是沒有說什麼。
“你這…”金百萬將親家送走,迴轉到閣中後yu言又止,不知說什麼好,顯是心情也極為矛盾。這個出sè女婿與鹽運司那邊為何如此不對盤啊,不然整合起來該是多麼完美的關係網,如今倒讓他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李佑本想耍點花招“考驗”一下金百萬的立場,但這個念頭剛冒出來便又自行壓了下去,因為他“考驗”不起,只有小白才會無腦的不看物件動輒試探考驗別人。
要知道,金百萬不是他手下,沒有義務接受什麼考驗,勉強考驗只會讓金百萬留下芥蒂。你不能責怪一個理xing人在資訊不完整時沒有做出正確抉擇。
即使金百萬面對“困境”動搖了而疏遠他,又能如何?到最後他李佑仍需要金百萬為助力,此時考驗不考驗有何用處?
金百萬這樣實力到了一定地步的人自然也擁有了改變立場的資本和權利,不能用所謂的“道德”和“感情”來苛求。與其去探究他現在的選擇,還不如留個好念想。
於是李佑對金百萬道:“你不必為本官擔心,他們不過是土雞瓦犬而已!”
金百萬聽到女婿的話頗為驚愕,在他眼裡這個女婿向來自信滿滿掌握一切的樣子,可是目前的局面是一邊倒的,實在不是表現自信的時候罷?
“本官便讓你見識見識,什麼叫做天意,其他書友正常看:!”李佑高深莫測的扔下這句話,回了縣衙。
金百萬皺眉不語,他對官場體制也是略懂一二的,現在女婿處境說是四面楚歌也差不多了,他委實想不出女婿會有什麼打破局面的法子。
一夜無話,次日李佑才在後堂坐定,負責本地人事務的胡師爺便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